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女子养宠物狗1年花5万,是真爱还是不理智消费?
我认为养狗1年花5万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无法孤立的评价她是否理智消费,需要看这件事发生的情况和背景。
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考虑:
1、这位养狗的女主人经济情况
如果本人生活已经很难保障,那么花5万去养狗,就是不理智消费;如果1年花5万对她来说很轻松,这只狗对她来说确实非常重要,那么就很正常。
2、狗对女主人的作用
第二就是要看这只宠物狗是不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比如对于女主人来说是情感的慰藉,就像一般人养孩子一样,那么1年5万不是很正常吗?普通人家对小孩,一年何止花5万呢。又或者导盲犬这类有实际帮助的狗狗,还是值得呵护的。
不过,如果真的只是一只普通的狗狗,而养它成为女主人的负担的话,又另当别论。
3、狗的品种
有些大型犬,本身就价值不菲,比如藏獒之类,买来就要几百万,如果每年不花5万,可能根本难以养活它。
4、是这一年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情况,还是长期如此
再就是要看,1年5万这个看起来有点夸张的数字,本身是不是有点被人误传或者以偏概全。
如果这一年刚好狗狗生病了,甚至做了手术等,那么完全有可能需要数万才能治好。
作为养过猫养过狗的人,必须要说,一旦养它,就要对它负责到底,不能随便抛弃,它们跟家人是一样的。
如果长期如此的话,是否不理智,参看前面3条。
所以,判断她是真爱还是不理智消费,必要要了解更多真实的细节,才能下判断,而不是一看到这个数字就去谴责。
同样,生活中有很多以讹传讹地事情,需要大家理性思考、辩证的看待,才能养成越来越敏锐的洞察力。
毛毛老师,英国博赞中心认证思维导图TLI导师(公众号:惟思导图)
惟思学社,斜杠青年梦工厂,助您发现自己的更多可能
英国留学:学校早餐的那些事
为了解决部分学生“早餐难”的英国学校早餐问题,英国不少小学开设了“英国早餐俱乐部”,如今它们在财政紧缩令下面临关门压力,所幸还有援手――英国小学生吃“社会早餐”。 开学了。早上8点,在伦敦哈克尼区的金斯密德小学,老师们忙的不是准备给学生上课,而是在学校的“早餐俱乐部”里给全校250名学生中的一半人准备早餐。金斯密德是英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许多孩子的家长起早贪黑工作,或是无力负担家中早餐,只能让孩子饿着肚子上学。在学区的资助下,金斯密德小学就建立了这个免费供餐的“早餐俱乐部”。
目前在英国大约有2万个这样的“早餐俱乐部”,参加俱乐部的孩子既有来自贫困家庭的,也有来自中上层家庭、因为父母太忙而没时间给他们准备早餐的。然而,这件造福儿童的好事却由于英国财政紧缩令的影响而面临关门的危险。日前英国《卫报》关于儿童“早餐俱乐部”的专题报道引发了社会的热议。
需求紧迫“不给力”
在英国,吃不上早餐的孩子还真不少。“《卫报》教师网络”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小学教师中83%的人称他们见过学生饿着肚子上学;55%的人说他们有1/4的学生没吃饱饭就来上学;大约50%的人表示自己曾经掏钱给孩子买吃的。受访老师们还提到孩子们在课堂上或在操场上晕倒之类的事例。
事实上,对于学校“早餐俱乐部”的需求目前还在上升。由于英国目前经济不景气和社会福利救济的调整让很多比较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更多家长必须出来打工挣钱,令孩子的早餐更加没了着落。英国慈善机构“消除儿童贫困行动组”最近一项研究预计,到2020年英国的贫困人口将再增80万,届时可能有更多的孩子吃不上早餐。另一方面,不少父母工作繁忙的中上层家庭也选择让孩子在“早餐俱乐部”吃早餐,甚至把晚餐也托给学校。
而“吃饱饭再读书”显然能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与约130所小学密切合作的英国慈善机构“神奇早餐”有一项调查发现,88%的老师认为“早餐俱乐部”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93%的老师觉得孩子们在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 然而,一方面迫于供不应求的压力,一方面由于地方教育机构预算开始吃紧,英国不少“早餐俱乐部”面临关门的压力。
企业草根热心“送粮”
虽然如今寻求囊中羞涩的的资助似乎已经“此路不通”,英国不少民间机构和企业却一直在致力于为“早餐俱乐部”事业作贡献。
2000年左右,卡梅尔?麦康奈尔正在为她的一本探讨商业机构与地方社区合作的书到处走访学校。“教务长们告诉我他们的社区可以怎样变得更美好,但是好多孩子举起手说他们没吃饱,”卡梅尔回忆道。
卡梅尔当时立马跑到超市买了一堆食品,送到5所学校。后来,她花了2年时间用新申请的房贷成立了“神奇早餐”,短短的时间内就联系到25所学校,同时开始向当时的英国工党游说,但是从不见下来。
2008年,她对游说失去了信心,于是开始接洽百事公司,说服后者每年向多所小学的“早餐俱乐部”提供价值60万英镑的麦片和果汁。直到最近,“神奇早餐”都是靠拉企业赞助运作,没有收到过的一分钱。
另一家英国慈善机构FareShare的运作模式是重新配发超市和食品生产厂商弃置的食品给需要的人。前些年“早餐俱乐部”在配发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只有4%,现在已经将近20%。大型英国食品公司凯洛格和格雷格斯等与英国各地的“早餐俱乐部”都有合作。在最“草根”的层面,有些英国老人常常会自发地做好早餐带到学校给孩子们吃。
有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早餐俱乐部”或许能继续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免费早餐。凯洛格公司目前正准备募集25万英镑以资助“早餐俱乐部”。“神奇早餐”也将从伦敦鲍里斯?约翰逊的“基金”中获得数十万英镑资助,在未来3年内投入到伦敦的50所学校。麦康奈尔的目标是筹集1300万英镑以覆盖英国全国1000所“最穷”学校的“早餐俱乐部”。
出国留学 解析英、美、澳的特色美食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和碰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你在接受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异域美食带来的味觉冲击。
原汁原味英国餐
英国,一个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西欧国家,人口5000多万,绝大部分为英格兰人,此外还有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及爱尔兰人。公元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继承了英国王位,带来了灿烂的法国和意大利饮食文化,为传统的英国菜打下基础。但是,受地理及自然条件所限,英国的农业并不发达,粮食每年都要进口,英国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不过英式早餐却很丰富,英式下午茶更是以其丰盛和精致著称。
英国菜的主要特色,是简单而有效地使用优质原料,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质地和风味。英国菜的烹调对原料的取舍不多,一般用单一的原料制作,要求厨师不加配料,保持菜式的原汁原味。
英国人不讲究吃海鲜,比较偏爱牛肉、羊肉、禽类等,常见的英式菜有土豆烩羊肉、牛尾汤、烤羊马鞍、烧鹅等。
在权威美食杂志公布的"全世界50最佳餐厅"中,就有14间在英国,足见英国菜受欢迎的程度。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初中的英文课本上有一篇介绍英国传统食品的文章,这种堪称英国食物界国粹的美食,就是炸鱼薯条。那是正宗的英式快餐,可以堂吃,也可以用纸一裹来外带。
如果来到英国,你一定不要错过这项国吃。炸鱼是将海鱼在面浆里打个滚,然后下油锅,大多再蘸点盐或者醋即可。鱼肉滑嫩,热气喷涌,外面金灿灿的面壳更是脆生生。鱼旁边还有一大份土豆,根根都有拇指粗,也是泛着漂亮的金光,吃到嘴里外脆里糯,回味无穷。3-4英镑就能填饱肚子,如果添50个便士,还可以要一碟咖喱来调味。
炸鱼薯条店遍布英国,它们还经营炸香肠、炸蘑菇、炸肉排,炸得不亦乐乎,很是热闹!
美国是典型的移家。自从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后,欧洲的一些国家就开始不断向北美移民。现在,大部分的美国人是英国移民的后裔,美国菜也主要在英国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另外又揉合了印第安人及法、意、德等国家的烹饪精华,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美国盛产水果,美式菜的沙拉中水果用得很多,例如用香蕉、苹果、梨、橘子等做沙拉最为普遍。另外,在热菜中也常使用水果,如菠萝焗火腿、苹果烤火鸡、炸香蕉等。
由英式菜派生出来的美国菜发展至今,在口味及用料上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传统的咸鲜甜口味已趋向清淡、生鲜。在用料上,黄油改用植物黄油或生菜油,奶油改用假奶油(即完全脱脂奶油),奶酪改用液态奶,做水果不用罐头水果而用新鲜水果,浓汤改清汤;肉类则多用低脂及低胆固醇的水牛肉与驼鸟肉等。另外,素食和生食在美国比较盛行。
在烹调方面上,美国菜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煮、蒸、烤、铁扒等。典型的美国菜有苹果黄瓜沙拉、华道夫沙拉、美式螃蟹杯、美式煮鱼、姜汁橘酱鱼片、美式花旗大虾等。
色彩缤纷营养丰富--美式沙拉
在美国餐里,现在最有特色的是沙拉。不仅鲜艳鲜艳,而且营养非常丰富。红的西红柿,绿的生菜、菠菜、西兰花和芹菜,橘色的胡萝卜,的烤面包块和奶酪,白色的酱和酸奶酪等,都最大限度地保持营养含量。有些沙拉也加上了烤鸡肉条或培根。沙拉的不同口味主要体现在酱上,有奶油味、意大利甜酸味、印尼千岛味、加州奶油味等等。
难以抗拒的澳大利亚餐
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海洋物产丰富。宜人的气候和无污染环境,使这里的海鲜异常鲜美可口,闻名于世。也许,只有澳大利亚这样优质的生长环境,才能呈现如此的海鲜美食。
澳大利亚人喜欢油少清淡,量少而精,讲究花样,注意色、味、香、型,而且调味品种众多。比如各式煎蛋、炒蛋、冷盘、火腿、虾、鱼、西红柿、牛肉、羊肉、鸡、鸭、野味等。比较著名的莱肴有脆皮鸡、油爆虾、糖醋鱼、熏鱼、软煎鸽脯、腰果肉丁等。
牡蛎,又称蚝,澳大利亚的蚝又肥又干净,而且还很便宜,大约6美元可以买到12只。蚝可以生吃,也可以蒸吃。有很多人会专程到澳大利亚吃生蚝,还戏称值得一张机票钱。新鲜的蚝连盖都没有打开,顾客可以看着服务员开盖后,在蚝肉上挤上鲜柠檬汁或佐酱生吃,真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
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多所一流大手,正是中国传媒大学热招的传媒、艺术、设计国际课程的一大特色,它将整合国内外优势教育资源,为渴望深造的中国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到国外留学,别忘了顺路享受一下当地美食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