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雀
中名:珍珠雀 大名:Neolamprologus tetracanthus 英名:Pearl Lined Lamprologus 科属:慈雕科 本产地:伊客湖 特性:建长的体型 硬度:12-15dH pH:7.7-8.2 温度:26-29度。 休憩地: Lake Tanganyika (Africa) 食性:小鱼、蜗牛、虾、软体动物、粒状饲料。 体长:20厘米 生长办法:卵生 珍珠雀是一种生长赶快的鱼种。在坦搞伊克湖中,多喜佳休憩于岩石与砂地的接接处。这种慈鲷范围性极强,喜佳大行水族缸200L以上,在较阴沉多岩洞的情况。有国王般令人敬重的气质。分散于东宁靖洋珊瑚礁海疆,杂食性,可喂以藻类,动物性浮游饵料以及人为饲料,符合于水温26度,海水比沉1.022,最大概长可达31公分。 简略引睹 珍珠雀是浅水区最罕睹的钻沙亮丽鲷之一,他们是在岩石或者贝壳中生长,因此在砂地岩石过度区的边际也常不妨睹到配对于的个别,固然他是广大分散的品种,然而是地舆变异性小,北边族群的特性是背鳍边际为赤色(幼鱼为乌色),南边族群则为黄色边际且上颔为黄色。蜗牛是它的食物之一,固然在人为情况下他仅吃小蜗牛,经胃液消食后消除空壳,然而也有材料指出他吃较大的蜗牛并非将壳咬碎而是用吸的办法把肉取出,能否如许有趣味的人不妨养一只试试(若没有斟酌它的损害性,或者允许以代替狗头、娃娃等成为除蜗牛的鱼种),小于6公分以下的鱼混养大概会被吞噬。 形态特性 体建长似炮弹,体侧有5-6讲纵列的亮点。 公鱼最大概20公分,雌鱼约15公分。体色亮棕色至灰棕色,5至6条珍珠雀斑状线条。珍珠雀斑从鳃部蔓延至尾部,各个鳍也有相通雀斑,背鳍与尾鳍边际亦粉饰珍珠雀斑,格外抢眼佳瞅。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1、珍珠鸟原产于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因原体羽灰色散缀许多小白斑点,形似“珍珠”而得名。
2、 又因它带斑点似斑马纹,故学名斑胸草雀。
3、鸟的学名是将鸟属名的意思表达出来,鸟的俗名,又往往是依据其形、声、色和所处的地域而约定俗成的。
4、嘴壳朱红色,足趾肉红色,雌鸟羽色暗淡,头、面颊、喉均呈青灰色;眼下方具有黑色纵纹;上体羽色为淡灰褐色;胸腹皆为淡灰色;嘴壳红色略淡于雄鸟,足趾红色也淡于雄鸟。
5、人工饲养条件下,培育有全身羽毛白色的变种,白色珍珠鸟雄鸟嘴红的深,雌鸟红色淡。
关于珍珠鸟的资料珍珠鸟的简介
1、珍珠鸟是金山珍珠的别名,学名叫斑胸草雀(学名为Poephilaguttata,英文名为ZebraFinch),也叫胁草雀、锦花鸟、锦华鸟、小珍珠、锦花雀等。
2、斑胸草雀隶属雀形目、梅花鸟科、草雀属,原分布于澳洲东部和印尼东部热带森林中。中国大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澳大利亚引进,现已繁殖培育出骆驼色、白色、花色等多个品种。这种鸟羽色艳丽,体形娇小玲珑,叫声细柔,给人以美的享受,是驰名世界的人工繁育鸟。在国内有些养鸟专著将金山珍珠另立一种,实质上金山珍珠与斑胸草雀是同种异名。
3、珍珠鸟栖息于干燥的稀疏林带、灌丛、开阔的农田、草地、盐沼、种植园、公园、庭院等。多成对或集群活动,特别是旱季,常在近水域的地方聚集成千万只以上的庞大鸟群。珍珠鸟的雄鸟鸣叫较为频繁,鸣声有单音或单音快速连鸣,连鸣时急促,鸣声不太悦耳动听,但也不使人感到烦噪不安,鸣声不高,鸣叫时鸟头、尾高翘,呈“u”字形,再配上艳丽的羽色,很有观赏价值。雌鸟一般很少鸣唱。成年雌雄鸟,经常形影不离,相互理羽,接吻,点头,大有夫唱妇随之浓厚情谊。珍珠鸟对饮水和水浴等均不太严格,它还可以长时间不饮水,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生理活动必需的水分。喝水的时候,有点像鸽子一样地吮吸。对水浴的要求也不高,水浴时只要稍湿羽毛,以后雌雄鸟相互整羽即可。珍珠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如植物种子、嫩叶、嫩芽,多在地面上觅食,有时在空中飞捕一些小型昆虫。
珍珠鸟资料简介200字
珍珠鸟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雀形目鸟类,它们以其独特的繁殖习性和对人工环境的适应而广受欢迎。珍珠鸟主要分布在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岛,有超过20个不同的物种。
珍珠鸟的体型和麻雀相似,体长约10厘米,体重约10克。它们的羽毛主要由黑白两色组成,灰色的上体和白色的形成鲜明的对比。雄鸟的头部和往往比雌鸟更亮,有些种类的珍珠鸟还有红色的羽毛。
珍珠鸟以昆虫和种子为食,不同种类的食物偏好有所不同。它们主要在树枝或树洞中筑巢,巢呈半圆形或球形,以保护幼鸟免受天敌的侵害。
珍珠鸟在宠物鸟市场很受欢迎,因为它们易于饲养,并且乐于与人类互动。由于它们喜欢在笼子里飞翔,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适合初学者饲养的鸟类。
有关珍珠鸟的资料。快一点。
珍珠鸟是金山珍珠的别名,学名叫斑胸草雀(学名为Poephila guttata,英文名为Zebra Finch),也叫胁草雀、锦花鸟、锦华鸟、小珍珠、锦花雀等。
斑胸草雀隶属雀形目、梅花鸟科、草雀属,原分布于澳洲东部和印尼东部热带森林中。中国大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澳大利亚引进,现已繁殖培育出骆驼色、白色、花色等多个品种。这种鸟羽色艳丽,体形娇小玲珑,叫声细柔,给人以美的享受,是驰名世界的人工繁育鸟。
在国内有些养鸟专著将金山珍珠另立一种,实质上金山珍珠与斑胸草雀是同种异名。
扩展资料:
珍珠鸟体长大约10厘米左右。全体羽色青蓝灰色,雌雄鸟羽色有明显的区别,易于识别。珍珠鸟的头部呈蓝灰色,嘴基的两侧及两眼下方,均有黑色的羽纹,眼先为白色,嘴基及眼下方黑羽之间,仿佛是眼下“泪痕”。
喉和胸浅灰蓝色,背、肩及翅等蓝、灰棕色。飞羽深灰褐色,尾羽较短,多为黑色,常被长的尾上覆羽所遮盖,尾羽并有较规则的白色横纹,故亦名斑马雀。嘴多为深红色,跗踪及足也为深肉红色。
雄鸟下方两侧及两胁,呈栗红色,并布有小白色圆点,状如珍珠,故又名珍珠鸟、珍珠雀或金山珍珠鸟;雌鸟体羽暗淡,胸下部两侧及两胁无栗红色羽块及小白色圆点。
雄鸟喉至上胸色,还具有波状黑纹数条,黑白相问,增添几分观赏价值。雌鸟喉至上胸无波状黑纹。
珍珠鸟在人工饲养培育的环境下,又经过人工选择,产生了白色和驼色的品种,其嘴和脚仍为红色,这些品种的雌雄鸟,可以从嘴的颜色区别,雄鸟多为鲜艳的深红色,富有光泽,雌鸟嘴色较淡,光泽也较差,白色品种名曰“白珍珠”,驼色品种又曰“驼珍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珍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