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红尾
巴西红尾,英文名为The Entre Rios Tarantula,拉丁名为Grammostola iheringi,重要分散地区为巴西南部合格兰德河道域。
栖型:雨林地栖
食性:虫豸及小型哺乳动物
成蛛体型:20-25cm
生长速度:一般
符合温度:22-26度
符合湿度:65-75%
天性:较凶
豢养前提:须要水碟、逃避物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巴西白间红尾蜘蛛的蜘蛛资料&饲养
原产于巴西东部热带雨林,经典宠物捕鸟蛛种类之一,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在饲养爱好者中人气逐渐下降的种类。与之外观类似,但是更大型,相对更温顺一些的巴西白膝头被选择得更多一些。虽然这些原产巴西的捕鸟蛛种类早已经开始受到当局的保护,任何的走私在今天都已经不可能。不过好在,当年更早时候被走私出来的个体在人工饲养下被成功繁殖,并且它们产下虽然非常小,但是数量却非常多的后代,因此,足够供应整个宠物捕鸟蛛市场。
巴西白间红尾蜘蛛成年体型16~17+厘米足展,这个种类刚开始生活的幼体连1厘米都不到。因此,如果你真的要“从小”饲养它们,那么事先准备好针头蟋蟀或迷你面包虫吧。适宜温度26~28℃,适宜湿度80%,建议使用稍微潮湿的泥炭、椰砖、粘土作为底材。
一般来说,它们的成长速度相比产自干旱地区的种类要快不少,通常半年就可以达到5~6厘米,并显示出成年个体的美丽颜色。当然,同时也将暴露出成年个体的暴躁脾气,一被激怒便开始攻击或者踢毛。因此,这个种类并不建议新手第一次饲养时选择作为入门种类。
但如果您养蜘蛛都是以上手、炫耀自己胆子很大的话,那么您不适合饲养这种蜘蛛。 小白间有了,布丁盒有了,迷你面包虫有了,椰土有了,我们就要开始布置环境。 由于白间太小,我们必须制造稍微小一些的环境,否则大环境会让白间感到恐惧,然后不进食。
店长发货用的布丁盒是比较好的选择,把椰土放进去后塞紧,用喷壶往里面喷一次水,再用纸巾抹掉壁面上残留的水渍。
可以利用瓶盖制作躲避,尽量挑小的瓶盖,剪掉一半然后用火机烧一下(防止刮到蜘蛛),口朝下将四分之一摁进椰土里。然后上方也铺上椰土。
为了保湿可以购买一些青苔,不推荐野采,野采的青苔有很多细菌,对蜘蛛不好。青苔只要铺一点点就行了,保持整齐也可以铺在躲避上,要加点水压一下。
然后准备一个干净塞满棉花的笔盖,往里面加水,然后插到椰土里,露出一毫米就行了。
这些都做完了,就把蜘蛛放进去,其他都别做,静养3~5天吧! 恩,已经静养过了吗?那就把面包虫的头碾碎,剪成小节小节放进去吧。可以放在躲避前,拿镊子夹着摇晃几下,蜘蛛出来捕食。也可以把面包虫的汁液弄出来一点,用气味蜘蛛。
切记!不要喂太多!在2厘米之前不要喂活的!
幼体3天喂一次,亚成体和成体五天喂一次,成体也可以七天喂一次。
蜕皮(为什么那么多人打成脱皮- -)前的时候会发黑,这个是常识,所以各位在发现白间黑了的时候不用担心这是要蜕皮的前兆哟~这个时候可以停止喂食了,蜕皮了之后可以给它一顿大餐,毕竟蜘蛛表演秀给你看也是需要慰劳的啦~
一般幼体一个月蜕一次皮,压成体半年,成体半年到一年。白间属于比较快的种类,所以不必担心【我的蜘蛛会不会长得很慢呢?】这种问题。 这个就简单啦~放入食物,亚成一餐吃掉三只,成体能吃多少吃多少,肚子大了就别喂了,小心撑死!
成体、亚成体的环境可以换成比较大的,没钱的去超市买整理箱,有钱的去爬天订购一个爬虫箱吧。
这个时候就可以造景了,我是栽了一些软毛仙人球(可以去花市搜一下,软绵绵的很可爱)和一些无名小花,然后再放块树皮,放个水盘,里面放海绵,就OK了。比较喜欢造景的可以费心思一点,去爬天看看蜘蛛造景的那里,有很多前辈的造景很漂亮。
巴西巨人红尾的基本信息
英文名:The Entre Rios Tarantula
拉丁名:Grammostola iheringi
分布:巴西南部及格兰德河流域
栖型:雨林地栖
食性:昆虫及小型哺乳动物
成蛛体型:20-25cm
成长速度:普通
适合温度:22-26度
适合湿度:65-75%
性情:较凶
饲养条件:需要水碟、躲避物
红尾蟒的简介
红尾蚺顾名思义,有着一条特殊的红尾巴.由于分布于中南美洲广大的区域,因此也被划分出至少有七个 亚种, B.c. constrictor, B.c. imperator, B.c. longicauda, B.c. amarali, B.c. occidentalis, B.c. ortonii, B.c. sabogae.每个亚种的分布范围都涵盖几个国家,以最美的亚种B.c. constrictor来说,它们分布在巴西,圭亚那,秘鲁,苏里南等国,由于巴西严禁养殖或买卖红尾蟒,因此此亚种在市面上十分少见,又称为真红尾蚺.即使有也是来自其他三个国家而不是巴西本国.
而最多见的亚种B.c. imperator则分布于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墨西哥,哥斯达黎加,伯利兹,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等更多的国家,市面上比较多见的都是来自于哥伦比亚的红尾蚺以及产于洪都拉斯外海猪岛上比较特殊的红尾蚺.红尾蚺随亚种或产区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亚种,体色上也会略有不同变化,而且尾 部红色也有深浅不同的差异.
红尾蟒大都栖息于热带雨林或灌木林区,虽然也善于攀爬,但主要仍是以地栖为主.夜行性,在夜间捕食啮齿类动物,在人工饲养时可以小老鼠为主食,成体可以喂食兔子或鸡,鸭等.
红尾蚺个性温驯,体格健壮,容易饲养,同时也容易繁殖,是属于卵胎生的中大型蚺蛇类.成长速度十分快速,两尺长的个体在一年内可以成长三倍成为六尺长,十分惊人.养殖笼中需设置水盆供饮用及浸泡.如果饲养得当,红尾蚺可以活上至少20年.虽然蛇性温驯,但是新进的蛇类在尚未习惯人为的触摸前仍可能会有攻击的行为,蟒类的牙齿为了紧咬猎物都非常发达,而且向内勾,因此猎物越挣扎,只会越向蛇口内送.所以无论是喂食或是拿取蛇的时候要避免突然的快速动作.
同时要注意蛇的头部动作,蛇在攻击前都会有S型的头部准备动作,要随时
注意这种肢体语言.红尾蟒每1-3个月会蜕皮一次,眼睛先变白浊色泽,几天
后再度清澈,再过几天就会脱皮,因此在脱皮前每天喷洒水气会有助于脱
皮的顺畅.如果有脱皮不顺的情况可以把蛇浸泡于温水中约一个小时左右,
就可以很容易撕掉.
如果是要繁殖的成体,应该尽量少去拿取.性别可以比较泄殖腔两侧的棘刺,或是用探针探取.雌性怀孕期约4-6个月,一胎可以产下约30条幼体,十分多产.每条约两尺长.幼体在第一次脱皮后开始进食,成长快速,两三年成年后成长减缓,但是终其一生都会持续生长,只是十分缓慢而已.无论如何,红尾蟒都可以算是十分适合人工养殖的蛇类. 护 理 适合温度为摄氏22-35度。养殖笼中需设置水盆供饮用及浸泡。如果饲养得当,红尾蚺可以活上至少20年。虽然蛇性温驯,但是新进的蛇类在尚未习惯人为的触摸前仍可能会有攻击的行为,蟒类的牙齿为了紧咬猎物都非常发达,而且向内勾,因此猎物越挣扎,只会越向蛇口内送,所以无论是喂食或是拿取蛇的时候要避免突然的快速动作。同时要注意蛇的头部动作,蛇在攻击前都会有S型的头部准备动作,要随时注意这种肢体语言。红尾蟒每1-3个月会蜕皮一次,眼睛先变白浊色泽,几天后再度清澈,再过几天就会脱皮,因此在脱皮前每天喷洒水气会有助于脱皮的顺畅。如果有脱皮不顺的情况可以把蛇浸泡于温水中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很容易撕掉。如果是要繁殖的成体,应该尽量少去拿取。性别可以比较泄殖腔两侧的棘刺,或是用探针探取。 变异白化红尾,极度罕见。
红尾玻璃鱼是热带鱼吗
红尾玻璃鱼简介:
别名红尾水晶鱼、红鳍玻璃鱼,属脂鲤科,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洼亚那。
特征:
鱼体呈长形,侧扁,尾鳍呈叉形,体长可达6厘米,鱼体呈透明状,其骨骼及内脏均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尾鳍为鲜红色,其余各鳍与鱼体一样呈透明状。红尾玻璃鱼以其独特的色调博得热带鱼爱好者的喜欢。
习性:
红尾玻璃鱼性情温和,容易饲养可以和小型热带鱼混养。适宜温度22至30摄氏度的弱酸性软水,喜成群生活在水中层游弋,杂食性。
繁殖习性:
性成熟年龄为6个月,雄鱼体狭长、尾鳍颜色较深,雌鱼腹部膨大,在温度28度的弱酸性软水中,雌雄比1:2,可在水族箱内种金丝草,亲鱼产沉性卵,亲鱼怀卵量50至100粒左右,受精卵孵化期一般1天左右,2至3天后仔鱼游动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