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绯胸鹦鹉
大绯胸鹦鹉属于中型鸟类,体长为26-36厘米,是典范的攀禽。大绯胸鹦鹉一同有8个亚种,重要分散在中南半岛列国到马来西亚中部,包罗印度北部、尼泊我、缅甸、华夏的广西、广东及海南岛、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尼的婆罗洲南部与爪哇群岛。
华文大名:绯胸鹦鹉
拉丁大名:Psittacula alexandri
别称:鹦哥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鹦形目
科:鹦鹉科
属:鹦鹉属
种:绯胸鹦鹉
定名者及年月:Linnaeus, 1758
英文称呼:Red-breasted Parakeet
宠搜网诚征特出稿件:投稿指南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红嘴壳,嘴巴下面有一道黑毛,腹部是蓝色的 ,,大鹦鹉,这是什么品种啊??
大绯胸鹦鹉(学名:Psittacula alexandri),中国民间又称鹦哥、莺哥。红嘴、绿背,喉、胸橙红色。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体长为22—36厘米,体重为85—168克。擅长学习人语。主要食物为植物种子、水果、浆果、栗子、花朵、花蜜。繁殖期从2月到3月,每次产卵3-4颗,孵化期21—24天,羽化时间7至8周。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学名:大绯胸鹦鹉 拉丁学名:Psittacula alexandri 别称:胡须鹦鹉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鹦形目科:鹦鹉科族:环颈鹦鹉族属:鹦鹉属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Moustached Parakeet
目录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相关资料亚种分化保护等级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大绯胸鹦鹉是中国所有鹦鹉科鸟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约46cm。头部亮紫蓝而稍沾绿色,前额基部有一道黑色狭纹,向两侧伸达眼先,背羽及翅表呈亮翠绿色;两翅覆羽演染黄绿色;喉部两侧具宽阔的黑斑;胸和腹部呈灰紫红色,雄鸟浓艳,雌鸟浅淡;尾羽特别修长,羽片渲染亮蓝色。虹膜淡灰。雄鸟嘴红色,下嘴黑色;雌鸟上嘴黑色。脚灰绿色。
目前共有8种已知亚种,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33到46公分不等。[1]
大绯胸鹦鹉(图2) 大绯胸鹦鹉(图3) 大绯胸鹦鹉(图5)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和习性:这种鹦鹉主要栖息于低地的各种型态开阔林区、山麓丘陵约2000米的地区;也会前往红树林区、椰子树林区、农耕区、公园、花园和郊区等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25年。他们平时会组成10到50只左右的群体漫游活动,大部份被人看见都是低飞于树林间或是前往乡村地区,到了目的地就会栖息于高大的树枝上,飞翔的时候相当吵杂,只有觅食的时候会很安静;他们有著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决定,以往大绯胸鹦鹉数量很多的时候,曾经有过上万只的大绯胸鹦鹉在农作物丰收的季节前往农耕区觅食稻米的纪录;偶尔会和同属中的灰蓝头鹦鹉(Slaty-headed Parakeet)一起集结前往稻田觅食,它们飞行的速度比同属中所有的鹦鹉都慢,叫声相当刺耳,类似小喇叭般,很远就可以听见。一般来说,成年的大绯胸鹦鹉雄性为红色的嘴巴,雌性为黑色的嘴巴,而小时候很难分辨出来,因为都是黑的。
它们在当地许多地区是最常见的鹦鹉,但是近年来泰国的族群数量直线滑落,印尼爪哇与巴厘岛的族群已经绝种,走私野生鸟是主要原因;它们通常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地区,在尼泊尔的族群很少出现在345m以上的地区,栖息地包括了干燥的森林、潮湿的落叶性丛林、红树林、椰子与芒果园、农田、公园及郊区等地,群居性,平时约6-10只左右群聚,但不常超过50只,在喜爱的食物(如芒果、稻米)充足时会大批聚集,有时与青头鹦鹉(Slaty-headed Parakeet)及灰头鹦鹉(Finsch';s Parakeet)一起活动,天然食物包括了水果、花蜜、花、无花果、坚果、浆果、种子、树叶、谷物(如稻米及玉米)等,有时造成农民严重的损失,尤其是稻米田,筑巢在天然树洞或啄木鸟的旧巢穴中,窝卵数约为2-4颗;新进的鸟儿在初期较为敏感,但在适应环境后会十分健壮,有时会吵闹,饲养或繁殖它们时,除非有大鸟舍,不然还是建议成对饲养。
食物:大绯胸鹦鹉主要以种子、水果、浆果、小型坚果、栗子、植物嫩芽、花朵、花蜜等为食;偶尔他们会到农耕区觅食,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1]
大绯胸鹦鹉(图4) 大绯胸鹦鹉(图6)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大绯胸鹦鹉分布图分布于中国东南部波密卓玛、札木、芒康、察隅、朗县、林芝东火、则拉、朗贡、桑昂曲北、科麦、打林、曲松、四川西部美姑、宝兴、木里、康定、丹巴、雅江、巴塘、云南西部临沧、双江、景东景谷、云龙、德钦、中甸、丽江,西南部西双版纳勐海勐阿,昆明等地均为留鸟。[1] 印度阿萨姆东北部。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栖息于海拔2000~3700m的温带和寒温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大绯胸鹦鹉(16张)、松林和杉林地带。十余只或数十只结群在林间活动,啄食松、杉及栗的种籽;嗜食胡桃、板栗。在山地玉米成熟季节,偶见成群飞入耕作地中盗食。繁殖季节依照不同纬度和气候在各地均有所不同。在印度、缅甸、安达曼群岛的繁殖季为12月到隔年4月;在爪哇岛除了4月整年都可以繁殖。会在空心的树干或是枯死的树洞中筑巢,啄木鸟和巨嘴鸟使用过的巢也是它们筑巢的理想地点。在树洞中筑巢,每窝产卵3~4枚。
人工繁殖困难度不高,国内每年都有不少幼鸟在鸟店贩卖,但无论成、幼鸟大多是野外抓的野生鹦鹉,繁殖期约在2-3月间,有可能更早或较晚,一次约产3-4颗蛋,孵化期约21-24天,7-8星期羽毛长成。
人工繁殖的大绯胸鹦鹉大多从3月开始繁殖,可以提供30*30*40公分的厚木巢箱。一次会产下3到4枚卵,孵化期22天,幼鸟羽毛长成为7周,幼鸟在离巢後14天就可以。由于大绯胸鹦鹉母鸟非常强势,领域性和支配性都明显强于公鸟许多,因此时常发生凶悍的母鸟咬伤甚至咬死公鸟的情形,饲主在配对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切勿贸然将两只不熟悉的鸟关入同笼,以免发生惨事。有时已经配对好的种鸟,母鸟也会忽然凶性大发,常有母鸟在育雏中无端将公鸟咬死的情况发生,因此接近繁殖期饲主最好多加留意公母鸟互动情况,只要有互相攻击的情况就应该立刻隔离。[2]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中国国产的主要学舌鹦鹉就是大绯胸鹦鹉,大绯胸鹦鹉的体型比起绯胸鹦鹉要大,翼下覆羽是葡萄色,大绯胸鹦鹉产于四川西南部,四川的丹巴鹦鹉就是大绯胸鹦鹉,丹巴鹦鹉驰名中外,当年送给毛的鹦鹉就是丹巴鹦鹉。
大绯胸鹦鹉多是上架饲养,性格温顺,市场上的成年鸟多为雌鸟,上嘴黑色,而雄鸟的上嘴则是红色的,国内的观点饲养学舌鹦鹉还是以雄鸟为好,但是学舌其实与性别无关,每只鸟的领悟力不同,雄鸟性格温顺,更容易与人亲近,反而容易驯化。 大绯胸不但可以用来学舌,很多马戏团还用它们来表演,尽管与其他几种鹦鹉比起来他们的羽色要素淡的多,可是耍起杂技来可是相当的吸引人,小巧的身材更显灵活。
大绯胸鹦鹉饲养也比较容易, 在《鹦鹉的饲养与调教》一书中有详细记载,注意不要养成偏食习惯,大绯胸鹦鹉在人工饲养下可以繁殖,不过一般家庭条件下还是不要尝试为好。[2]
大绯胸鹦鹉(图7) 大绯胸鹦鹉(图8) 9 大绯胸鹦鹉(图10)编辑本段亚种分化 (8种)[3] 1.Moustached Parakeet(Psittacula a. alexandri)
大绯胸鹦鹉(图11) 2.Kangean Moustached Parakeet(Psittacula a. kangeanensis)
3.Dammerman's Moustached Parakeet(Psittacula a. dammermani)
4.Indian Red-breasted Parakeet(Psittacula a. fasciata)
5.Andaman Moustached Parakeet(Psittacula a. abotti)
6.Simeulean Moustached Parakeet(Psittacula a. cala )
7.Babi Moustached Parakeet(Psittacula a. major)
8.Nias Moustached Parakeet(Psittacula a. perionca)
编辑本段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4] (图片:概述图[5]、图2[6]、图3[7]、图4[8]、图5[9]、图6[10]、图7[11]、图8[12]、图9[13]、图10[14]、图11[15]、分布图[16])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大绯胸鹦鹉精选图片(1张)大绯胸鹦鹉(5张)大绯胸鹦鹉(16张)词条图片(12张)
我家的茵茵是什么鹦鹉?灰色的头,红色的嘴,绿色的身子,尾巴很长是彩色的。它是什么鹦鹉?
中文名:大绯胸鹦鹉
英文名:Derbyan Parakeet
整体概述:
在亚洲长尾鹦鹉中,德拜鹦鹉(大绯胸)是属于数量较少的种类之一,它们在Psittacula这个属的长尾鹦鹉中也是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性别可由外表轻易地分辨,公鸟的上喙部为红色,母鸟为黑色,这个明显的性征约在15-18个月大时会完全呈现,一般而言,在国内大绯胸鹦鹉较常见,不过一般所见大多为违法走私的野生鸟,由于它们分布不广,加上人为盗捕,野外数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地理分布:
大绯胸鹦鹉分布于印度阿萨姆省的东北部、东南部、中国的四川西部及云南东北部。
饲养摘要:
新进的鸟儿在初期较为敏感,往年市面上常可见大绯胸幼鸟,这些鸟儿多是出生没多久即被从野外捕捉进口来台,死亡率高,成鸟在适应环境后会十分健壮,有时会吵闹,饲养或繁殖它们时,除非有大鸟舍,不然还是建议成对饲养,与其它亚洲环颈鹦鹉( Psittacula,如亚历山大、德拜、环颈等 )一样,不适合养于小笼子内;主要喂食混合种子 / 谷物饲料,蔬果也应定期供给。
帮忙看一下这个品种
绯胸鹦鹉(学名:Psittacula alexandri):是中型鸟类,共有8个亚种。体长26-36厘米。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头葡萄灰色,眼周沾绿色,前额有一窄的黑带延伸至两眼。上体绿色,颏白色,喉和胸葡萄红色或砖红色。
主要栖息于海拨不高的山麓林带,群居,日行性,夜间与八哥、鸦类混群栖于树上,留鸟。树栖,善攀缘,嘴脚并用,沿直线飞行,喜鸣叫,声音响亮、粗厉,经训练能仿人言。以坚果、浆果、嫩枝芽、谷物、种子等为食。分布于中南半岛各国到马来西亚中部,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中国的广西、广东及海南岛、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尼的婆罗洲南部与爪哇群岛。
会说话的鹦鹉有哪些品种会说话的鹦鹉品种介绍
1、大绯胸鹦鹉:
其声音响亮且比较粗,经过训练可以模仿人类说活,平时喂养的话,用坚果、谷物、种子等即可。
2、灰鹦鹉:
大型鹦鹉,喜攀爬,而且不善于飞翔,灰鹦鹉经过训练后,可以和人类进行语言沟通交流,因此它是最受欢迎的宠物鸟之一。
3、葵花鹦鹉:
葵花鹦鹉的羽毛主要为白色,因凤冠呈葵花状而得名葵花鹦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其性格乖巧聪明,和人类相处久了会有感情,如果喂养的话也是以谷物,新鲜水果为主即可。
4、金刚鹦鹉类:
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身体羽毛颜色十分艳丽漂亮,是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品种也非常的多,共有6属17个品种。其中金刚鹦鹉类还有一特点,就是尾巴非常的长,原生地是热带雨林。如果喂养的话可选果实和花朵,由于金刚鹦鹉类的食量非常大,见到陌生人可能会咬人,其寿命也和人类似,可长达七八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