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受惊吓,喂食不当,饮水短缺,卫生管理不善,长期不铺换笼沙供沙浴,尾脂腺受伤感染等都会引起尾脂腺炎。百灵患了尾脂腺炎,在它的尾基部上方,可以看到尾脂腺顶端或附近发炎、红肿,严重时变为脓疱状。得了尾脂腺炎,会使鸟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常低头昏睡,呼吸短促,全身羽毛蓬松,无精打采。
百灵鸟的尾脂腺炎若能发现、早治疗,则容易痊愈,一旦发现晚了,脓疱长成如玉米粒大小,就不易治愈,百灵“生尖”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发病快、治疗及时好得快的疾病。发现百灵“生尖”,要及时处理。把病鸟捉住,用洗净消毒的手指甲轻轻挤压尾脂腺。是初期者,只挤压凸起顶端,使其畅通即可;已化脓者把腺体内脓状物慢慢挤出、挤净,使腺体畅通,再涂上碘酒;3~4天后若还有红肿,就应再挤1次。千万不要用针刺,用针挑,或剪“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把尾脂腺剪除,结果造成乌死亡。尾脂腺剪除后,一般鸟不会立刻死去,而是几天甚至一个月后才死亡。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鸟类的保护、鉴赏、饲养、调教、繁殖、疾病防治,鸟笼影音图片欣赏等。
关注本账号,免费接收养鸟知识!
百灵鸟是一种很皮实的鸟,由于它受具有独特优良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很少得病.我们笼养也是如此.但是百灵鸟若得病,我认为伤亡率最高的就属“起尖”了。今年的雏鸟大都该换羽了,百灵“起尖”也随之多了起来。为避免初学养百灵者遇到此种情况而束手无策,我现就百灵鸟“起尖”原因、治疗及预防的一些方法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 百灵鸟起尖的原因
百灵鸟起尖表现为缩头或将头盘入脖后,痄毛,不爱活动,不进食等。发病原因大都是由于鸟上火所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长时间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挂笼。2、庞大物体或禽兽活动等使鸟受惊吓所致。3、突然换食或改变饲料配方。4、不正常温度、湿度对鸟的不良影响。5、环境卫生方面的不利因素等,都可能会引起百灵鸟起尖。
二、治疗方法
1、“喷水“治疗法
这是一种比较方便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发现生尖若到中期或晚期时,鸟就不愿活动了,那时再往鸟身上喷水它的头也很难伸到尾部,因此说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百灵起尖的早期治疗。原理是:在鸟身上喷水,鸟自然会疏理羽毛,同时也依它的天性,随之捋去自己的“尾脂腺”中带油脂性的分泌物,若反复多次进行,定会起到治疗作用。
在自然界中,鸟的羽毛不怕雨淋,在雨天照飞不停,主要是它把“尾脂腺”中带有油脂的东西涂抹在了羽毛之上,而起到防雨淋的作用。“喷水”治疗法就是逼着鸟啄尾脂腺里带有油脂性的分泌物,使之排泄畅通无阻,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这个方法可以实验,不伤害鸟,简捷方便。
2、挤压治疗法
(自己传统的方法,我们一直在使用此法)
左手将鸟抓起,头向后方,尾向前方,无名指和中指将鸟腿夹紧,使鸟蹬腿时不能着地,食指翻拨鸟尾上方羽毛看清为止。大约一分钟后用右手先揉软白包,等鸟在手中感觉血管跳动接近正常时,再用拇指向外挤压直至挤完白粘液,并挤出红血丝为止。切忌用力过猛,更不能用针刺或剪刀剪掉尖部,否则鸟会受伤或当即死亡。
要掌握好“白包”火色,若发现以红为主时,就说明时候不到,待“白包”大部分呈白色时为治疗的最佳时机。 `
挤后可用酒精或白酒等来消毒。要一次性完成为好。整个治疗过程最好在室内窗前来进行(鸟不能因失手而跑掉,且光线充足)。
对治疗以后的百灵鸟,要把它们放在安静的地方,可喂些蜘蛛等,一小时之内不能给水。
我们采用这种方法已坚持数年了,治愈率可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三、预防
在这里不谈药物预防,主要是说一下在管理上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一年内的鸟最容易起尖,随鸟龄增长,此发病率就随之降低。因此管理、照顾好一年内的小鸟是重中之重。
1、光亮度
让小鸟学叫若套笼罩的话,光亮度要适中,同时也要对鸟的活动情况做到勤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温、湿度
鸟常晒晒太阳是比较好的,但切忌长时间进行暴晒;冬天切忌放在炉旁或暖气片上,夏天尽量避免长时间放进空调屋,也不可长时间放在地下室或其他湿度过大的地方。
3、食料更换
不管采用哪种配方的食料,不要随意更换。若决定更换一下,也得慢慢地改变,可采用加双食罐的方法,诱鸟慢慢认食,或慢慢调节饲料配方。
4、惊吓
当爱鸟不听指令或学叫不灵,甚至发现鸟有弊端时,不要用恐吓等方法对待它们,应采用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进行调教。遛鸟(略)时尽量避免大型异物或兽禽动物等对鸟的惊吓。
5、环境卫生等(略)
当然,对百灵鸟起尖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还很多,究竟采用哪种,就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