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是蛇目爬行类动物的总称,起源于早白垩纪。全球总共有3425种蛇类。蛇可以分为毒蛇、游蛇、蟒蛇这三大类,其行走姿势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地进。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身体细长,全身布满鳞片,嘴可张大,舌头分叉,伸缩性强,四肢退化,通过腹部的肌肉收缩和自身的弯曲来实现快速移动。蛇分布在除南极洲、新西兰、爱尔兰等岛屿之外的世界各地。蛇的栖息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多选择小溪、小沟和植被茂密的森林以及灌木丛或草丛中的树洞、岩洞、洞穴、鼠洞等;蛇类有冬眠、夏眠的习性。蛇是肉食性动物,白天或晚上出去捕猎,或耐心等候猎物出现,不同种类习惯不同;利用视觉、嗅觉或者红外线传感器确定猎物。蛇以昆虫、蜗牛以及鸟类、啮齿目动物、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或者其他的爬行动物为食。不同种类的蛇,其繁殖的方式也不相同,多数蛇以卵生繁殖,有些蛇以卵胎生方式繁殖,雌蛇将卵保存在体内,蛇卵没有壳,在雌蛇体内发育成幼蛇,而后产出。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评估蛇类208种,其中极危(CR)5种,濒危(EN)4种,易危(VU)60种,近危(NT)28种;最为濒危是莽山烙铁头,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中国运用法律手段,有效的保护了一些蛇类资源,让某些蛇种的野外资源得到恢复,种群处于健康发展之中。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让蛇类在资源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中国广阔的地域、丰富的蛇类多样性和资源的不断衰减,对蛇类的保护需求迫切而强烈。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湖北常见蛇类大全图片及名称
湖北是中国南部省份之一,地形复杂,其丘陵山地、盆地湖泊和平原等地理景观,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蛇类生态非常丰富。以下是湖北常见的蛇类名称及图片。
1.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属于眼镜蛇科,体色以绿色为主,又因竹叶状斑纹而得名。雌性个体比雄性更大,主要栖息于山坡丛林、竹林和人类聚居区,以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毒性较强,患者若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
2.铜头蛇
铜头蛇又名铜斑蛇,是“三纹蛇”之一,在湖北省较为常见。铜头蛇体型较小,全身为灰白色,有不规则分布的黑褐色横纹,头部为铜红色。主要栖息在山区、丘陵、农田等地,以蚂蚁、蜥蜴等为食,毒性较小。
3.锦蛇
锦蛇也称草蛇,是中国地区蚺蛇亚科的一种。锦蛇体型较为修长,头部略扁宽。身体上有大量的菱形斑点,由红色、、黑色等颜色组成,色彩斑斓,极具观赏性。锦蛇主要分布在湖泊、草丛、耕地和城市公园等地,以小蛇、小鸟和青蛙等为食。
4.蛇皮袋
蛇皮袋是水蛇科的一种毒蛇,名字来源于其身体的外皮感觉像有一层皮袋一样。蛇皮袋有很强的伪装能力,外貌看似枯木树叶一般,很难察觉。蛇皮袋主要生活在水边,在河流、湖泊、沼泽、池塘等水域伺机猎食,食物包括鱼类、甲壳类及两栖动物等。
结语
以上就是湖北地区常见的一些蛇类,大家在野外活动时千万要注意,遇到蛇不要惊慌,更不要随意触碰或威胁,要保持距离,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命和领域,切勿妄为。
中国50种毒蛇名称及图片
中国境内有着丰富的毒蛇资源,其中不乏危险的毒蛇,以下是中国50种毒蛇名称及图片。
1.赤链蛇
赤链蛇是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毒蛇之一,身体极细,一般呈红棕色、褐色或灰色,长约1米左右。
2.竹叶青
竹叶青是我国华南一带常见的毒蛇之一,为短小而粗壮的蛇类,常常被误认为是竹子上的蚯蚓。
3.五步蛇
五步蛇是一种地栖蛇类,多生活在野外山地和荒地草丛中,身体小而肥胖,具有很强的隐匿性。
4.麝香蛇
麝香蛇是一种毒性较强的蛇类,名字来源于其尾部的麝香腺,具有强烈的香气。
5.眼镜蛇
眼镜蛇是中国境内最凶猛的毒蛇之一,身体呈暗褐色或浅灰色,具有明显的眼镜斑,一旦被咬,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6.金环蛇
金环蛇因其身体上的环带而得名,常常在草丛、灌木丛中出没,一旦被咬后果十分严重,可以导致瘫痪和死亡。
7.青头箭毒蛇
青头箭毒蛇是中国特有的毒蛇之一,颜色鲜艳,头部十分特别。
8.斑蝮
斑蝮被誉为“毒蛇之王”,毒性极强,经常出没于丘陵地带和山地,一旦被咬后果不堪设想。
9.游蛇
游蛇又称海蛇,主要生活在中国南方的近海水域,具有极强的游动能力,也是毒性非常可怕的蛇类。
10.猪斑蛇
猪斑蛇是一种灰褐色蛇类,名字来源于其身上的黑色斑点,主要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山区森林中,毒性也很可怕。
总结
中国50种毒蛇中,有些种类毒性很是可怕,大家在野外游玩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轻易接触和靠近毒蛇,以免发生意外。
农村常见的蛇有哪些?有什么特征?
农村常见的蛇:
1、赤链蛇:赤链蛇因为周身大多数地方呈现红色,故在四川农村等地又称其为红色。这种蛇十分常见,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在全国各地省份都有出现。这种蛇喜欢藏匿在石头缝里,比如在农村猪圈石头缝、还有堆放柴禾的地方,都有发现它们的身影。
2、烙铁头蛇:烙铁头蛇最早在湖南莽山发现,所以现在称莽山烙铁头蛇,被称为"蛇类王国大熊猫"的国宝级动物。这种蛇呈黑绿色相交,经常活跃在田里或者草丛间。在农作时如果没有发现它们,不小心被烙铁头蛇咬到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严重的会立刻毙命
3、竹叶青蛇:竹叶青这种蛇全身翠绿,体型不大,比较喜欢生活在树上,或者灌木丛里,所以得名竹叶青。它们颜色十分,绿的让人不寒而栗,而且颜色因为是绿色且栖息树上,不容易被分辨出来。它们头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
4、玉米蛇:玉米锦蛇的颜色很多,通常可见到灰色、灰褐色至土、橙色等,身上有镶黑边的红或红褐色斑纹,腹部有浓淡相间的方格状斑纹,所以又叫做“玉米蛇”。
5、金环蛇: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是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
扩展资料:
遇到蛇的注意事项
1、如果距离蛇的距离相对较远的话,那么慢慢地往后退开,一定不要发出大的响声,以免惊动其他东西导致蛇的异动。
2、如果距离蛇较近的话,那么最好保持静止不动,一般情况下蛇不太会主动来攻击你,然后你可以将背包或者外套缓缓地移到自己身前,如果蛇有异动就立刻把背包或者衣服套上去压盖住蛇,然后捡石头用力砸蛇。
3、如果身上没有其他工具,一定要捡一根结实一点的木枝木条,这样当蛇攻击你的时候,能够用木枝打它,在这里不说七寸,因为不同的蛇位置很难找到,所以你可以打蛇的腹部,它的腹部很柔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蛇(含蛇的防护和分类)
蛇种类及图片
根据《The Reotile Database》的收录,全世界有蛇3425种,中国有241种。据赵尔宓《中国蛇类》记载,中国有蛇类205种。
200多种中国蛇类中,约有四分之一为仅分布于中国的特有物种。这些蛇广泛分布于中国全境,但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东洋界,表现出由北到南物种数量逐渐增多的分布趋势和特点。其中以福建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的种类最多(85~100余种),其次为广东、贵州、湖南、四川、海南、安徽和浙江等省(60~76种);而古北界种类较少(<30种),其中青海、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省最少(4~10种)
辽宁地区常见的蛇种有:
1、虎斑颈槽蛇(有毒)
俗称野鸡脖子、竹竿青等。体全长近1000mm,体重一般为200~400克。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
虎斑游蛇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剧毒蛇后毒牙的达氏腺毒蛇,该蛇色彩鲜艳,受惊扰或被激怒时能昂首举颈,颈部膨扁;身体呈“S”形弯曲,形状与动作像眼镜蛇。
2、 青环海蛇(有毒)
爬行纲,海蛇科。是生活在海洋里的爬行动物。有毒。长1.5-2米。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腹部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鱼类。卵胎生。
3、蛇岛蝮(有毒)
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亚洲蝮属下的一个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辽东蛇岛,沈阳市及大连市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本蛇种是中国的特有种。蛇岛蝮是中国著名的毒蛇之一,千山有分布。
多潜伏于灌丛下、枯草边、石板下或岩缝中,白天常爬上栾树、小叶朴、黄榆、叶底株、胡枝子等树干等候捕食。
4、白条锦蛇(无毒)
别名枕纹锦蛇、麻蛇。中国北方广布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_小型鼠类为食。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
5、玉斑锦蛇(无毒)
玉斑锦蛇属于游蛇科,别名杏树根子桑根蛇美女蛇,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及边缘;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错排列着黑横斑。生活于丘陵山区林地,捕食蜥蜴和鼠类,卵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虎斑颈槽蛇
百度百科--青环海蛇
百度百科--蛇岛蝮
百度百科--白条锦蛇
百度百科--玉斑锦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