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级别鉴定的申请地点、流程和要求如下: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级别鉴定的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工伤鉴定后赔偿流程包括:1、工伤报告程序;2、工伤认定程序;3、工伤鉴定程序;4、协商赔偿程序;5、劳动仲裁程序;6、法院审理程序;7、执行程序;8、申诉程序。工伤鉴定赔偿需多久取决于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和协商赔偿等环节所花费的时间。
法律分析
工伤级别鉴定的申请地点、流程和要求如下:
1. 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级别鉴定的申请。
2. 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1、先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科领取工伤申请认定表,并详细填写表格,其中包括要求所在企业盖章同意伤者进行工伤鉴定;
2、因工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应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代理律师在规定的期限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二、工伤鉴定后赔偿流程
1、工伤报告程序。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注意工伤认定的两个时间: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及伤者。
3、工伤鉴定程序。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4、协商赔偿程序。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5、劳动仲裁程序。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法院审理程序。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7、执行程序。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8、申诉程序。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这一般很难。
三、工伤鉴定赔偿需多久
时间不固定。工伤鉴定完以后以拿到赔偿金的程序是:
1、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2、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等。
3、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具体规定进行赔偿。
4、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工伤鉴定后多久能拿到赔偿金的问题要看这些流程花了多久了。
拓展延伸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鉴定及赔偿标准是保障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在申请工伤认定时,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被批准后,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需要与用人单位协商处理工伤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待遇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或者待遇处理时,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语
工伤级别鉴定的申请地点、流程和要求如上所述。根据规定,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工伤级别鉴定的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具体流程包括先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科领取工伤申请认定表,并详细填写表格,其中包括要求所在企业盖章同意伤者进行工伤鉴定;然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或者其委托的代理律师在规定的期限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工伤鉴定后赔偿流程包括工伤报告程序、工伤认定程序、工伤鉴定程序、协商赔偿程序、劳动仲裁程序、法院审理程序和执行程序。根据工伤程度不同,工伤鉴定赔偿所需时间也不相同。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