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与离婚无关,也不能继承。土地承包到期后,村集体有权重新发包。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需要进行确权程序,包括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和登记注册等。根据《土地管理法》,只有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力。
法律分析
一,农村的土地(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当事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这和离婚不离婚没有任何关系,农村的土地(宅基地)也不能继承,继承人只能继承地上建筑物部分。土地承包到期以后,村集体有权决定是否收回重新发包。
二,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
1,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
2,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确权的权利主体为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就是说只有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才具有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力。
拓展延伸
解决土地确权与离婚问题的法律途径
解决土地确权与离婚问题的法律途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对于土地确权问题,可以依法向相关部门申请土地权属证明,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通过法律程序进行确权。其次,对于离婚问题,可以根据当地法律规定,选择合适的离婚方式,如协议离婚、诉讼离婚等,通过法院审理解决纠纷。此外,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法律建议和帮助,以确保在解决土地确权和离婚问题时能够充分维护自身权益。综上所述,通过合法途径和法律程序解决土地确权与离婚问题是保障权益的重要手段。
结语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土地确权与离婚问题是保障权益的重要手段。申请土地权属证明、依法确权是解决土地确权问题的关键步骤。对于离婚问题,可选择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等方式,通过法院审理解决纠纷。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法律建议和帮助,能够充分维护自身权益。综上所述,合法途径和法律程序是解决土地确权与离婚问题的重要途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三百五十九条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三百五十七条 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 第三百六十三条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