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重伤害可判缓刑,但需满足特定条件。缓刑对象必须被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表现悔改、不再危害社会。累犯不适用缓刑。违反治安管理可能导致缓刑撤销。人民法院根据检察院提供的证据判断是否适用缓刑。例如,故意伤害罪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符合缓刑条件可适用缓刑。
法律分析
一、法律规定重伤害能判缓刑吗?
法律规定重伤害能判缓刑,看具体情况是否符合缓刑条件。缓刑条件:
(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
(三)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上述是相关的缓刑适用条件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缓刑期间违反治安管理是什么?
首先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违反治安管理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撤销缓刑。
缓刑是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否则,就要宣告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缓刑应否撤销是个严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缓刑犯是否被执行原判刑罚。
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人民法院在处理刑事类型案件的时候,应当是根据人民检察院所提交的证据材料以及审查得到的事实来进行判断的。比如说对一些故意伤害罪进行处理的时候,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是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对此适用缓刑。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重伤害犯罪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用缓刑。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分子有悔改表现且不再危害社会;对于累犯,无论刑期长短均不能适用缓刑。在缓刑期间,违反治安管理可能会导致缓刑被撤销。法院在处理刑事案件时会根据检察院提交的证据和事实进行判断,若符合缓刑条件,可以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