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办理收养证的有效性和办理收养公证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公证规则》,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办理收养公证需要十五天,且必须本人亲自办理。办理收养公证在收养人或被收养人住所地公证处进行。
法律分析
一、关于办理收养证的有效性
虽然经过公证的收养证仍然具有法律效力,但并非强制性的。只要您满足办理收养登记的条件,即使您已经办理了收养公证,也可以继续办理收养登记。只要在办理收养登记证的范围内,都可以办理并且应当办理收养登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二、办理收养公证需多长时间
办理收养公证需要十五天,自公证处受理之日起算。
依据《公正规则》第三十五条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公证的事项符合《公证法》、本规则及有关办证规则规定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而且要本人亲自办理。
第十一条当事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申办公证,但申办遗嘱、遗赠扶养协议、赠与、认领亲子、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生存状况、委托、声明、保证及其他与自然人人身有密切关系的公证事项,应当由其本人亲自申办。
三、办理收养公证在哪个部门
办理收养公证在收养人或被收养人住所地公证处。收养人和送养人首先要向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收养人所需提交的材料主要包括:收养人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职业经济状况证明、身体健康证明、申请书、收养协议等。送养人主要提交送养人的身份证明、被收养人的情况证明、书面意见等。
公证处收到公证申请后,应当按收养关系形成时的有关规定和条件进行审查把关,确认收养关系是否真实、合法。经审查确认事实形成的收养关系真实合法的,应当依法出具公证书。收养关系自当事人达成收养协议或公证书确认或公证书确认的收养事实形成之日起成立。
结语
办理收养证的有效性需要满足办理收养登记的条件,并且可以办理收养登记证。收养公证需要十五天,自公证处受理之日起算。办理收养公证需要在收养人或被收养人住所地公证处提出申请,提交相关证明和申请书。公证处需要对收养关系进行审查,确认事实真实合法后才能出具公证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国家支持老龄科学研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八条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