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冻结企业财产;企业法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其收押;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可申请撤销裁决;人民法院核实后裁定撤销,当事人可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强制执行的时候,会冻结企业的财产、资产、银行账户。如果此时企业法人拒不执行并有消极拖延或暴力抗拒行为,法院可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其收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对公司的拒不执行行为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
当公司拒不执行劳动仲裁决定时,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仲裁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公司拒不执行将违反劳动法的规定。首先,劳动者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决定,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等,以迫使公司履行义务。其次,公司可能面临罚款,根据劳动法规定,拒不执行劳动仲裁决定的公司可被处以罚款,罚款数额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此外,公司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拒不执行劳动仲裁决定可能导致公众对公司的负面评价,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公司拒不执行劳动仲裁决定将面临法律后果,包括强制执行、罚款和声誉损失等。
结语
拒不执行劳动仲裁决定将面临法律后果,包括强制执行、罚款和声誉损失等。法院可以冻结企业财产、资产、银行账户,并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其收押。劳动者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决定,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公司履行义务。拒不执行劳动仲裁决定的公司可面临罚款,并可能导致公众对其负面评价。因此,公司应遵守劳动法规定,履行仲裁裁决,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及职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二)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三)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六条 【裁决书】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章 调解 第十二条 【调解申请】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