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户口随父亲在外地,母亲本地户口,孩子可在母亲户口所在地上学,需办理借读手续。建议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再上学。借读需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获得接收学校同意。学校审核、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出具借读证明。借读学生学籍保留在原校,借读期间成绩等由借读学校记录。
法律分析
如果孩子的户口随父亲落户在外地,而母亲是本地户口,这种情况孩子是可以在母亲户口所在地上学的,但需要办理借读手续。
孩子的学籍不能在本地建立。须在户籍所在地建立。
建议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再上学。
借读需要手续为:
1、由学生监护人向在读学校提出书面借读申请,出具有关证明材料,提供接收学校同意借读的证明。
2、学校审核、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出具借读证明。
3、监护人提交的有关材料应与借读证明存根一并保存备查。
4、借读应在学期初、末办理。借读一律不得变更年级。
5、借读学生的学籍保留在原校。学生在借读期间的有关成绩、评定、奖惩等,由借读学校记入学生电子档案。
拓展延伸
父母户籍不同,孩子能否就读母亲户口所在地学校?
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孩子的就学权益应当得到保障,不受户籍限制。然而,实际情况中,父母户籍不同可能会影响孩子就读学校的选择。对于父母户籍不同的情况,一般来说,孩子可以选择就读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的学校。但是,具体政策可能因地区而异,需要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定来确定。建议家长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了解相关政策和办理手续。家长也可以考虑咨询学校或寻求法律意见,以确保孩子的就学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建议家长办理户籍迁移手续,以确保孩子能够在本地建立学籍并顺利上学。借读需要按照相关手续进行,包括书面申请、证明材料提供、学校审核和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等步骤。借读期间,学籍保留在原校,成绩等信息由借读学校记录。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孩子的就学权益应得到保障,但具体政策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家长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了解相关政策和办理手续,或寻求法律意见,确保孩子的就学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二章 学 生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三章 学 校 第二十一条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三章 学 校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