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不相符的解决办法:当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时,可以请求增加;当违约金过高时,可以请求适当减少。合同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预先约定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时支付给对方的金额。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两种形式。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违约金的适用,否则无权要求支付。违约金视为违反合同的损失补偿,支付后不得再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分析
一、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不相符怎么办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为充分保护守约方的利益,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为贯彻公平原则,适度保护违约方的正当权益,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二、什么是合同违约金
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的一方支付给对方的一定金额的货币。
根据合同的种类及违约形式不同,承担违约责任的大、小也应适情况而定,与《民法典》相配套的各行政法规对此应做出明确规定。违约金既具有赔偿性又具有惩罚性。
1、法定违约金。是指法律上规定的当事人应当承付的违约金(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协商确立的应由违约方承付的违约金)。
2、约定违约金。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对违约金的适用和具体比例实行约定(约定的方式应参照有关法规的类似条款加以合理确定,一般可分为确定一定数额和一定伸缩幅度的两种)。
是否采用违约金这一补救办法,必须是由合同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明承约定,否则,当事人一方无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同时还规定,违约金视为违反合同的损失补偿,是一种补偿性的经济制裁措施。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另一方不得再要求赔偿损失(赔偿需有证据违约金不需举证)。
结语
合同中的违约金应与实际损失相符。当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时,守约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以保护其利益。相反,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违约方可请求适当减少以维护其合法权益。违约金是合同中双方预先约定的一定金额,用于补偿违约方未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损失。法定违约金是法律规定的应承担的金额,而约定违约金是双方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约定的。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违约金的适用和比例,否则无权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被视为违约方的损失补偿,是一种经济制裁措施,一旦支付,对方不得再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买卖合同第六百一十七条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买卖合同第六百三十四条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数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到期价款的,出卖人可以请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请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章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第五十一条合同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合同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标的为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合同标的进入对方当事人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方式、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