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改正措施。侦查卷宗缺少相关法律文书、审判人员填写日期错误、打印过程中输入错误等导致刑期计算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包括承办人员责任心不强、领导重视不够、监督不到位。改正措施应包括加强侦查人员搜集文书材料、准确核对执行日期、认真校对判决书等。同时,领导应重视刑期计算问题,建立相关把关审核程序,公、检、法部门应相互监督,确保刑期计算正确,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提出改正。
一、刑事判决书刑期计算错误的几种情形
1、侦查卷宗缺少被告人曾被羁押过的法律文书,造成刑期计算错误。侦查卷文书材料是记录对被告人实施的相关强制措施的凭证,也是法院计算被告人刑期起止时间的依据。如果缺少这些法律文书,自然会导致刑期计算的错误。
2、审判人员在制作判决书时,错误将强制措施的填写日期当作宣布执行日期而予以认定,造成刑期计算错误
3、打印过程中把被告人的刑期时间输入错误,却没有校对出来,法院在折抵刑期时,不准确存在有偏差。
二、造成刑期计算错误的原因
1、承办人员责任心不强。由于部分承办人员业务素质差或责任心不强,侦查人员不能全面有效地搜集犯罪嫌疑人曾被羁押的文书材料,审判人员在制作判决书时,不能准确核对被告人真正被宣布执行相关强制措施日期,对刑期的折抵不精确或不能很好掌握哪些应当折抵刑期,哪些不应折抵,对打印后的判决书不能认真仔细校对等,导致刑期计算错误。
2、领导重视不够。在案件诉讼环节中,部分庭长、负责人责任心不强,人权意识淡薄,只重视审查案件的定性、量刑等实质性问题,对刑期起止时间计算的正确与否不重视,且无相关把关审核程序,造成出现错误,侵犯押犯的合法权益。
3、监督不到位。公、检、法相互监督,一般只注重案件正确与否的监督,在涉及刑期计算方面的监督常被忽略。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不注意审查侦查卷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过的文书材料是否齐全。检察人员对判决书审查,不重视刑期起止时间计算是否正确。审判人员不注意审查起诉书中一些重要的期间信息是否准确,且常常照抄照搬,容易出错,没有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结语
在刑事判决书刑期计算错误的情况下,存在一些原因和解决方法。一方面,侦查卷宗缺少相关法律文书可能导致刑期计算错误;审判人员在制作判决书时填写日期错误也可能造成问题;打印过程中输入错误也会导致刑期计算偏差。另一方面,承办人员责任心不强、领导重视不够以及监督不到位也是导致错误的原因。因此,加强承办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领导的责任心,加强公、检、法之间的相互监督,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侦查第十一节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适用本章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死刑复核程序第二百四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