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越国境罪的追究与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322条,严重情节下,偷越国境可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参与恐怖活动等行为,偷越国境可处一至三年有期徒刑,并罚金。偷越国境的情形包括:多次偷越、施暴威胁、重大涉外事件等。与叛逃罪相比,犯罪主体、主观故意、客观表现和客体不同。偷越国境侵犯国境管理秩序,而叛逃罪侵犯国家安全。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偷越国境行为进行立案侦查。
法律分析
一、偷越国境罪追究刑事责任吗?
偷越国境罪追究刑事责任,涉嫌偷越国境罪的处罚是会按具体的案件情况还定;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的规定,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偷越国(边)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侦查:
(1)偷越国(边)境3次以上、屡教不改的;
(2)实施违法行为后偷越国(边)境的;
(3)在偷越国(边)境时对热潮人员施以暴力、威胁手段的;
(4)造成重大涉外事件和恶劣影响的;
(5)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偷越国(边)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为重大案件:
(1)为逃避刑罚偷越国(边)境的;
(2)以走私/贩毒等犯罪为目的偷越国(边)境的;
(3)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二、本罪与叛逃罪的界限是怎么样的?
1、犯罪主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而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仅包括在国家机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还包括国家机关内的非从事公务的人员。
2、犯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偷越国(边)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偷越国(边)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造成破坏,而仍然希望这一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而叛逃罪直接故意的内容是,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应叛逃,而仍然故意为之。
3、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偷越国(边)境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叛逃罪在客观方而则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处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4、犯罪客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叛逃罪侵犯的客体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偷越国边境这种行为,如果达到情节严重的,是需要按照犯罪行为来进行处理的,比如说偷越国边境三次以上,屡教不改的,就需要对此按照偷越国边境立案侦查了,还有就是造成重大的涉外案件或者是恶劣影响的,这是非常明确的一种立案标准的规定。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偷越国境罪是会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偷越国境的处罚将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而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而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实施恐怖活动而偷越国境的,将面临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偷越国境的行为在一定情况下需要立案侦查,例如偷越国境三次以上且屡教不改、实施违法行为后偷越国境、对边境人员施暴力或威胁、造成重大涉外事件和恶劣影响等。与叛逃罪相比,偷越国境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故意内容、客观表现形式和犯罪客体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偷越国境行为,若情节严重,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八章 移管被判刑人 第二节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移管被判刑人 第六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向外国请求移管中国籍被判刑人,外国可以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移管中国籍被判刑人。移管的具体条件和办理程序,参照本章第一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八章 移管被判刑人 第一节 向外国移管被判刑人 第五十五条 外国可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移管外国籍被判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向外国请求移管外国籍被判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