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不可直接向法院起诉,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程序。劳动仲裁开庭后,一般在四十五日内出判决结果,复杂情况可延长至十五日。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一、劳动仲裁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吗
劳动仲裁不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精神,劳动争议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如果没有通过劳动仲裁,直接到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发生劳动纠纷之后,不能直接起诉到法院,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的程序。
二、劳动仲裁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
劳动仲裁开庭后出判决结果的时间一般是在四十五日内,这个期限是从仲裁庭受理仲裁申请之日算起的。大家,如果情况复杂的,则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审理期限可延长至多不超过十五日,当事人拿到裁决书的期限也会相应地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三、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吗
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出现劳动争议的,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不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而是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劳动仲裁开庭后,一般在四十五日内出判决结果,但复杂情况下可以延长至十五日。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了解劳动仲裁的相关规定对于处理劳动争议非常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八条 【仲裁申请】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二条 【书面通知仲裁庭组成情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