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身出户不涉及婚前财产,夫妻共同财产需双方协议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受净身出户约束。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追认的债务以及个人名义下为家庭日常生活需求所负的债务。个人名义超出日常生活需求的债务不属于共同债务,除非能证明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生产经营。
法律分析
一、净身出户包括不要婚前财产吗
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另一方无权处理一方婚前财产。通常来说,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净身出户对夫妻共同财产的约定是有效的,但对于一方婚前财产则不能作出处分,只能有财产所有者处分,即一方婚前财产仍归一方,即使净身出户也不受影响。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3)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二、哪些属于共同财产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结语
净身出户意味着夫妻离婚时,双方应协商处理共同财产,但一方无权处理对方的婚前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遗嘱或赠与确定归一方的财产等。净身出户对共同财产的约定有效,但对一方婚前财产无影响。共同财产包括夫妻共同签名或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个人债务不属于共同债务,除非债权人能证明其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