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署合同时,降低风险需要注意多个方面。首先,充分利用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可以更好地预防合同纠纷。其次,认真审查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合同名称和内容要一致,并且明确规定双方应承担的义务和违约责任。在合同中,定金和“订金”的区别也需要注意。最后,合同订立日期和生效日期一般都是一个时间,但特殊情况下两者可能不一致。
法律分析
在签署合同时,如何降低风险?
要降低在签署合同时的风险,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订立合同是一件技术要求高、风险也很大的经营行为,无论对于合同的效力,还是履约能力或陷阱条款,公司法人及经营者都因可能缺乏经验而难以准确进行把握。只有充分借助法律专业人员的作用,才能更好地预防合同纠纷。
2.认真审查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
3.合同名称与合同内容要一致。有些企业使用统一的合同文本,这本是好事,但由于对合同性质了解不细,出现张冠李戴的事情。
4.明确规定双方应承担的义务、违约的责任。许多合同只规定双方交易的主要条款,却忽略了双方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违约应承担的责任。
5.注意定金与“订金”的区别。定金是债的一种担保方式,当事人可以依照《民法典》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二、订立合同时的履行地怎么理解
订立合同时的实际履行地或约定的履行地,叫合同履行地。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地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没有约定的或约定不明确的,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而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
三、合同订立日期与合同生效日期是同一天吗
1.合同订立日期和生效日期一般都是一个时间,就是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就是落款时间;
2.特殊情况下,两者不一致:合同订立日期就是签字、盖章之日;生效日期是双方规定的一个具体时间,或者什么条件完成的情况下生效。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三条【书面合同成立地点】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结语
在签署合同时,降低风险需要注意多个方面。首先,充分利用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减少合同纠纷的可能性。其次,仔细审查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此外,合同名称和内容应一致,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条款。同时,明确规定双方应承担的义务和违约责任,以保证双方权益。最后,注意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以及合同履行地的约定。在签署合同时,了解这些细节问题,可以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0-12-29) 第九条 土地使用权人作为转让方就同一出让土地使用权订立数个转让合同,在转让合同有效的情况下,受让方均要求履行合同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已经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的受让方,请求转让方履行交付土地等合同义务的,应予支持;
(二)均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已先行合法占有投资开发土地的受让方请求转让方履行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等合同义务的,应予支持;
(三)均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又未合法占有投资开发土地,先行支付土地转让款的受让方请求转让方履行交付土地和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等合同义务的,应予支持;
(四)合同均未履行,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受让方请求履行合同的,应予支持。
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请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的,依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0-12-29) 第六条 受让方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出让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12-29) 第四条 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