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H
一般来说,不同的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域河流,其水的 PH 值也不同,如果将适应不同 PH 值的鱼混养的话,虽然不会造成鱼立即死亡,但对鱼的健康是绝对不利的,容易造成鱼引发疾病。如果要混养不同种类的鱼,首先应该知道鱼是那个水域,哪个地区的。亚洲 非洲 澳洲的水喂碱性水,美洲则为酸性水。鱼类的混养应以不同种类的鱼所适应的 PH 值等为首位,鱼类混养应先了解鱼的生活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食性
观赏鱼的食物分活食和饲料之分,不同食性的鱼也同样不适混养,混养的话会因为食物不同而造成水质的恶化,而且肉食性鱼类攻击性强,也容易欺负吃饲料的鱼,同样会造成鱼的损伤,所以不建议不同食性的鱼混养,这点也较为重要。
3、性格
混养不同的鱼同样要考虑到鱼的性格如何,凶猛的肯定不能和温顺的混养,否则必然会对弱小的一方造成伤害,例如大型加拉辛类性格凶猛,除了其他加拉辛外,很少有其他鱼可以混养,因此混养问题同样要了解鱼的攻击性和混养程度。
4、体型
不管是同种鱼还是不同种的鱼混养都要注意体型的差异,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法则注定了强者捕食弱者,因此体型和体质相差过大的同样不可混养,否则弱者要面临生命的危险。例如孔雀鱼和地图鱼混养简直是天方夜谭了。
5、温度
混养大忌冷水鱼和热带鱼混养,这是最基础的知识。
6、从美学角度,混养应有主次之分:
有人说红剑不能和孔雀混养,显得乱,其实是两种鱼泳姿不同,颜色都太鲜艳的缘故。如果一缸鱼中百分之九十是孔雀,只有一对红剑和一对黑玛丽,孔雀不要红尾和黑尾,也挺协调的。也就是说,混养应有主次之分,次要的要少,成对,主要的要与次要的在颜色上形成对比。
7、混养要注意鱼在水的上中下三层的分布:
不管是大型鱼,小型鱼,适合碱性水的鱼,适合酸性水的鱼,还是食肉性鱼,食草性鱼都有习惯在上层游弋的,有爱在中层嘻戏的,也有喜欢在底层活动的。在避开不宜混养的鱼儿的前提下,让鱼在水的各层都有分布,那么混养就比较好看了,也协调了。
8、体色、体形的搭配应和谐:
以斑马和玛丽为例,特别是球玛丽,看上去很不协调。或者是同一个颜色,或者形成反差,但不宜太杂乱。缸中的鱼,一般红,黄,白,黑,蓝,花等有 3 – 4 种就基本可以了,颜色太多反而不美。红绿灯和孔雀都是自身艳丽的,在一起反而不知以谁为主。
9、游动快的和慢的不宜混养:
如斑马和玛丽,特别是球玛丽;一种是整日奔游不息,使人眼花缭乱,一种是在水面漂浮,呆呆苯笨的,这样看起来就很不协调,而且两者都是上层鱼,都集中在水面,缸里的配制之杂乱可想而知。红绿灯和孔雀也属于这种范畴。
10、自身花纹多的和单色的要考虑是否能互补:
混养中要注意体色、体形的搭配和谐从美观角度,花纹多的本来就已经很绚丽多彩,其它单色鱼起不到增加美观的作用。如相互能起到补充,就养,否则放在一起,就会喧宾夺主,杂乱无章就宁缺勿烂。
11、大小适中,基本在一个或两个规格,如两个规格就以小的多,大的少为宜:
各种类的鱼不要大的 ` 大,小的小,看上去就杂乱,就是说有的人在缸里养孔雀,灯鱼为主再放少量神仙鱼,就比较好看。假入再放养其他规格的,就参差不齐了,再假如大的为主,小的为辅,就更难看了,不仅难看,而且小的会因为少,大的会欺负小的,小的会在大的饥饿时遭殃。另外,小的一般是群游鱼,少了也会因郁郁寡欢而生病,导致死亡。
12、丝状鳍条鱼和虎皮类不宜混养:
这是众所周知的,就不多解释了。
13、对水质要求不同的鱼不宜混养:
包括水的温度、酸碱度、新老、软硬、盐度等。不同的鱼有适应碱性水的,有适应酸性水的,进鱼是要了解鱼的祖籍是哪里的,来自不同水域的鱼对水质要求不一样。就好象海水鱼不能和淡水鱼混养一样,淡水也分酸碱性和软硬水,同样是慈雕科鱼,有的适应酸性软水,有的适应碱性硬水,放在一起,准有不适应的。
14、凶猛鱼与文静鱼不能混养:
七星刀,黑魔鬼及大铅笔等嘴都比较小,却属于凶猛鱼,一旦长大成鱼,到了某个晚上,那凌牙利齿,就会突然发威,使你的神仙鱼伤痕累累。我曾养过一对大铅笔,小时候,和神仙一起养,一直都相安无事,铅笔长到 20 多公分时,神仙也都碗口大小了,突然有一天早上,我发现我那可怜的红头熊猫燕儿已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了……。怜悯与惋惜夹杂着对铅笔的痛恨之情油然而生……。有个例外,个性凶但体型较小的鱼,可以与体型很大但个性温和的鱼种混养。因为大鱼的个性温和就不去理会个性凶,体型小的鱼,而个性凶,体型小的鱼,却看对方太大而不敢挑衅。
15、大型与中小型,中型与小型鱼都不能混养:
1) 大型鱼小的时候和中型鱼小时候相安无事,个头也不会有太大差异,长大了,大型就是大型,它比中型鱼长得快而且个子大出许多,那么中型鱼就要遭殃了。我的狗仔(15 公分长大到 40 公分)就曾经把与它从小一起长大的鹦鹉(鸡蛋大小长大到鸭梨大小)在一夜之间吞掉,连骨头都没给我剩下。
2) 有些中型鱼虽然不会吃小鱼,但属于凶猛型,偶尔饥饿也会攻击小鱼,如鹦鹉,菠萝神仙,五星上将,德州豹,火口等就不适合与小孔雀,红绿灯等混养,就算高贵的神仙,饿了也会拿这些小家伙儿当点心。
16、食量大的与食量小的,抢食快的与抢食慢的不宜混养:
七彩和鹦鹉虽然可以混养,但七彩抢食远不如鹦鹉快。七彩只有挨饿的份了。
17、混养的鱼种不宜过多,否则水族箱会显得杂乱无章,最好以一种鱼为主体,再点缀少量不至于喧宾夺主的其它鱼。
推荐几种混养的选择,供参考:
(1、神仙和七彩是绝佳的选择;这种组合叫天仙配,神仙鱼是属于最容易养的品种之一,所以可以先放养,然后训练其抢吃干饲料的食性,等以后放养七彩神仙时,带动七彩神仙吃干饲料;
(2、狗仔和龙鱼是上好的搭配;
(3、狗仔和地图或战船等中上层鱼给人以美的享受;
(4、一群灯鱼配两对神仙或曼龙或珍珠马甲(只能选其一)就幽雅,情趣;
(5、鹦鹉菠萝再加两对墨神仙在颜色上的感觉是满不错的,而且水的上中下都有鱼;
(6、纯一色的,爱群游的,单品种鱼给人以壮观的感觉,如:斑马,红绿灯。
喜爱在水下层并胆小的鹦鹉和地图或战船等易与外界沟通的中上层鱼在一起,既可使水中配搭合适,又可由胆大的带动胆小的共同游动,使鱼缸形成一个美的画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缸死鱼离不开6点原因小鱼缸养鱼怎么总死鱼
1、体质虚弱:观赏鱼体质虚弱,这属于正常现象,谁让咱不小心买到这种鱼呢,同一条母鱼孵化的鱼苗,总会有体质虚弱,经不起折腾的,这种观赏鱼的死,基本上是无解的,即使你的鱼缸各方面都达标,也可能会被其它鱼欺负死,抢不到鱼食,躲在鱼缸角落。
2、水质不适合:饲养观赏鱼之前,一定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熟悉它喜欢弱酸性水质,还是弱碱性水质,例如孔雀鱼不能在草缸养,孔雀鱼喜欢碱性水质,而草缸属于酸性水质。
3、硝化系统不健全:硝化系统是解决鱼缸毒素的关键机制,很多观赏鱼都是因为硝化系统不达标,引起中毒现象,就算硝化系统建立完善,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喂食太频繁,鱼缸水质污染,硝化系统无法处理庞大的毒素,观赏鱼一样会挂掉。
4、被其它观赏鱼追逐:鱼缸总是会出现缸霸,追着其它观赏鱼打斗,这时候鱼缸会隔三差五的死鱼,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发现缸霸,可以捞出来单养。
5、被其它观赏鱼吃掉:观赏鱼混养,一定要弄清楚哪些鱼不能混养,例如养地图鱼的鱼缸,放进去几条清道夫,过不了几天,清道夫就被地图鱼咬死了。还有虎皮鱼和燕鱼混养,虎皮鱼的嘴巴挺欠,会把游动速度慢的观赏鱼,鱼鳍咬掉。
6、被鱼友治疗而死:给观赏鱼治病,首先尽量少用药,先研究鱼缸水质是否出问题了,其次要对症,最后就是鱼药的用量,能少不能多,哪怕你用量减半都行。
观赏鱼混养小贴士
观赏鱼混养小贴士
观赏鱼混养小贴士,什么观赏鱼最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开始养大型的观赏鱼,鱼类的生长也需要营养,特别是观赏鱼,有了营养的补充,它才能健康的发育,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观赏鱼混养小贴士
一、混养鱼6大考虑因素
1、PH值:如果要混养不同种类的鱼,首先应该知道鱼是那个水域,哪个地区的。亚洲、非洲、澳洲的水喂硷性水,美洲则为酸性水。
鱼类的混养应以不同种类的鱼所适应的PH值、GH值等为首位,鱼类混养应先了解鱼的生活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食性:观赏鱼的食物分活食和饲料之分,不同食性的鱼也同样不适混养,混养的话会因为食物不同而造成水质的恶化。
而且肉食性鱼类攻击性强,也容易欺负吃饲料的鱼,同样会造成鱼的损伤,所以不建议不同食性的鱼混养,这点也较为重要。
3、性格:混养不同的鱼同样要考虑到鱼的性格如何,凶猛的肯定不能和温顺的混养,否则必然会对弱小的一方造成伤害,例如大型加拉辛类性格凶猛,除了其他加拉辛外,很少有其他鱼可以混养,因此混养问题同样要了解鱼的攻击性和混养程度。
4、体型:不管是同种鱼还是不同种的鱼混养都要注意体型的差异,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法则注定了强者捕食弱者,因此体型和体质相差过大的同样不可混养,否则弱者要面临生命的危险。例如孔雀鱼和地图鱼混养简直是天方夜谭了。
5、温度:混养大忌冷水鱼和热带鱼混养,这是最基础的知识。
6、特例:观赏鱼中有些与只能单养,混养的话就会出大事。所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就要记住那些不能混养的鱼,其中有狗头鱼,S属水虎,罗汉,红龙,金龙(同类之间不可混养)等。
二、观赏鱼混养的准则
1、从美学角度,混养应有主次之分
有人说红剑不能和孔雀混养,显得乱,其实是两种鱼泳姿不同,颜色都太鲜艳的缘故。如果一缸鱼中百分之九十是孔雀,只有一对红剑和一对黑玛丽,孔雀不要红尾和黑尾,也挺协调的。也就是说,混养应有主次之分,次要的要少,成对,主要的要与次要的'在颜色上形成对比。
2、混养要注意鱼在水的上中下三层的分布
不管是大型鱼,小型鱼,适合碱性水的鱼,适合酸性水的鱼,还是食肉性鱼,食草性鱼都有习惯在上层游弋的,有爱在中层嘻戏的,也有喜欢在底层活动的。在避开不宜混养的鱼儿的前提下, 让鱼在水的各层都有分布,那么混养就比较好看了,也协调了。
3、体色、体形的搭配应和谐
以斑马和玛丽为例,特别是球玛丽,看上去很不协调。或者是同一个颜色,或者形成反差,但不宜太杂乱。缸中的鱼,一般红,黄,白,黑,蓝,花等有3-4种就基本可以了,颜色太多反而不美。红绿灯和孔雀都是自身艳丽的,在一起反而不知以谁为主。
4、游动快的和慢的不宜混养
如斑马和玛丽,特别是球玛丽;一种是整日奔游不息,使人眼花缭乱,一种是在水面漂浮,呆呆苯笨的,这样看起来就很不协调,而且两者都是上层鱼,都集中在水面,缸里的配制之杂乱可想而知。红绿灯和孔雀也属于这种范畴。
三、混养观赏鱼小贴士
1、 空间分布合理
混养要注意鱼缸内上中下层的鱼类分布,高缸更要注意,否则视觉效果会差很多。同时,在一缸里的鱼种类尽量不要超过5种,以3、4种为宜,同时数量也不要太多。
2、同缸混养鱼类要突出
主次,即以观赏鱼一种鱼为主,其他是陪衬。鱼的颜色在3、4为宜,如典型的黑白红搭配,效果很不错;条纹、斑点类的花鱼混养的话尽量要少,要么就只养这一种花纹的,否则会很乱。追求小鱼的群游效果时至少20条才能游出气势,游速较慢的大鱼放1-2条足矣。
在水族箱中混养,不但能提高水族箱的观赏价值,对于鱼友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如果你尝试了混养但是失败了,只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接下来的混养成功率就会提高很多。但是我还是需要提醒各位鱼友在混养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功课,确定混养的观赏鱼品种是否适合等问题。
观赏鱼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种不下数千种。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来自温带地区,有的来自热带地区。有的以色彩绚丽而著称,有的以形状怪异而称奇,有的以稀少名贵而闻名。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
原创第一代青金虎雄鱼,头部微隆,体型线条宽阔流畅。改良后的罗汉虽然罗汉鱼保留着“青金虎”的特点,但各方面已经大为改善,尤其是头型更具欣赏性。经过进一步改良后,罗汉已经拥有更宽阔的体型,色彩和花纹的表现度更佳,额珠高耸饱满,非常惹人喜爱。
现今流行的罗汉,其体高与体长的比例更加接近于1:1~1:1.5的最佳比例,身上的珠点、墨斑纹和颜色更加漂亮,额珠以水头居多且更加饱满,更具灵性,与人的互动性更强。
罗汉鱼是鲈形目,慈鲷科的鱼。
罗汉鱼红润的面颊,高耸的额头象征多福高寿,两侧形态各异的“墨斑鳞”在风水学上更有催财的妙用。罗汉鱼有着艳丽多彩的体色,满足了人们在视觉体验上的需求。但是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颜色会有很大的差异,颜色是和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饲料有极大的关系。
经过研究分析,罗汉鱼体表的颜色主要成份为虾青素。虾青素与鱼皮鱼鳞蛋白质结合,在光的作用下呈现了五彩斑斓的颜色。但是动物本身是不能产生虾青素的,必须通过食物链来获得。
在自然状态下,鱼儿觅食藻类、虾蟹、贝壳等食物,获得了虾青素;在人工饲养环境中,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成份来满足需求。市场上销售的观赏鱼饲料主要使用化学合成虾青素和藻源天然虾青素两种作为主要成份,藻类以螺旋藻为主。
为什么自己混养的观赏鱼没有美感呢?
在时尚界有一种混搭风,十分受潮流人士的追捧。混搭,搭配的好了,可以是惊艳,但是搭配错了,却也是惊吓。其实饲养观赏鱼也是一样,如果把不适合混搭在一起的观赏鱼放在同一个鱼缸里饲养,那么带来的效果就跟穿错衣服一样难看。
哦!不对,穿错了衣服顶多是被嘲笑,而不合适混养在一起的观赏鱼放在一起,除了难看以外,还容易弄成“血案”。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关于混养观赏鱼的注意事项。
第一:冷热水鱼千万别放在一起
如果犯了这个错误,那真的是太不应该了。观赏鱼的种类非常非常多,冷水观赏鱼和热带观赏鱼是不可以放在同一个鱼缸里饲养的。鱼儿是对水要求很高的动物,水稍微发生一点改变,就可能会对鱼儿的生命造成威胁。冷水鱼不能适应热带鱼适应的水温,而热带鱼又会觉得冷水鱼适应的水温太过冷,把两种不同的鱼类放在一起,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一死死一缸鱼的悲剧。
第二:战斗力不同的鱼不要放在一起
战斗力不同的鱼,不要放在一起,因为放在一起是会发生血案的。战斗力强的肉食性鱼,会把战斗力弱的鱼当做食物,而战斗力弱的鱼却是无力抵抗。为了能让混养鱼缸里的鱼和谐相处,最好都选择品性温和的鱼放在一起混养。另外,放在一起混养的鱼,体型不要差距过大,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上中下”层次的问题。
第三:注意你的审美
混养观赏鱼最重要的是为了观赏,美观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但是也不应该太过于“个性化”,不要把混养混得太“特立独行”。千万别乱把观赏鱼混养在一起,搞成混搭“杀马特”就尴尬了
家鱼混养池只死鲢鳙鱼的原因 鱼池死白鲢的原因
近年部分养殖户反映,现在池塘中养的常规鱼,有时出现只死亡鲢鳙鱼,而同池养的鲤鱼、草鱼等都不死亡的情况。经过笔者调查分析,认为大致有以下原因:
1、缺氧死亡:鲢鱼抗低氧的能力很差,被称作鱼类缺氧浮头的预报员,水体缺氧时,鲢鱼先浮头,其次是鳙鱼。所以,把鲢鳙鱼作为水体是否缺氧的观察对象,及时施用应激灵和增氧灵,防止鲢鳙鱼死亡的同时,也防止了其他种类鱼缺氧死亡。
2、疾病死亡:过去认为鲢鳙鱼的疾病少,很少重视疾病防治。近年因高密度养殖,环境和养殖条件变化较大,新的鱼病也就发生了,尤其是暴发性的败血症常发生在鲢鳙鱼上。鲢鳙鱼败血症流行于6一lO月,死亡高峰期为8一9月。发病池塘清塘消毒不严,淤泥厚,易使水质老化、恶化。拉网、寄生虫病发生后造成鱼体表受伤是染病的主要途径。
3、食物不足:鲢鳙都属滤食性鱼,以浮游生物、腐屑、菌落为食。鲢鱼以吃浮游植物(单胞藻类)为主,如果养殖鱼种类比例搭配不当,鲢鱼过多,或在水质恶化、环境突变时,藻类出现死亡的情况下,鲢鱼食物不足,弱小的鱼会因饥饿而体质衰弱,易染病而亡。鳙鱼以吃浮游动物为主,而浮游动物依赖浮游植物为生,如果养的鲢鱼过多,浮游植物被摄食,或浮游植物因水质不良死亡,浮游动物就更少,鳙鱼也因此缺乏足够的食物。如果同-池塘内只死鳙鱼,鲢鱼和其他鱼都不死,可能与放养鱼种类搭配不合理有关。
4、农药中毒: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鲢鱼对许多药物敏感,如对菊酯类、有机磷类、重金属类的某些品种都比较敏感。鱼塘附近农田的农药、某些工矿的废水、粉尘污染,都可能引起鲢鱼中毒乃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