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孔雀鱼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它生小鱼的时候。在鱼类的世界里,能够直接生出小鱼的生物还真的是不多。能够准确的把握母鱼是否马上生产至关重要。判断不准确的话,刚生出来的小鱼会被其他大鱼吃掉,以往的心血就白费了。
一条孔雀鱼的母鱼正常情况下会一个月左右生产一次,一生中可以生产 3 到 5 次。一般第一次生鱼在 4 到 5 月龄之间。为了确保刚出生的小鱼不被大鱼吃掉,需要我们在它快要生产的时候,把它单独放在产仔缸或者繁殖笼里。那么怎样判断一条母鱼是否快要生了呢?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包你万无一失。
1、肚子足够大
许多渔友自己拿捏不准,给我发来母鱼的照片,让我给看看母鱼是否快了。有些渔友把腹部稍有隆起的母鱼就给隔离了,这样不行,革命尚未成功,还要让公鱼继续努力。这时还不可以单独饲养,隔离的过早不利于小鱼迅速成型,生产周期会变长,也许会 2 个月一窝,甚至更久,即使生了,数量也不会太多的。
其实母鱼给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肚子大,超大,像个皮球,感觉都快要爆了,从前方观察,如果肚皮撑开的很圆,表明就离临产不远了。
2、胎斑明显
胎斑指的是母鱼腹部临近肛门处,臀鳍的上部那块黑色或者褐色的区域。善于观察的渔友会发现,这个位置的颜色从浅到深,胎斑也会从小变大。当母鱼怀孕时间较长时,胎斑的颜色会越来越重。野生色的母鱼胎斑会变黑,白子体的胎斑呈深褐色,有时还能看到小鱼的眼睛。对于一些玻璃体的品种来说,就更容易观察了,通过拍照放大后,可以完全可见小鱼的鱼形,那么你就离收获不远了。
3、肛门有凸起
母鱼在不到生产的时候,肛门处是平滑的。每当母鱼临产前,会出现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肛门略有凸起,这个表现是需要养殖爱好者对母鱼多次的仔细观察才能掌握的经验。凸起有的很明显,有的还不是特别突出,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需要和平时的时候作对比才能看出来的。往往母鱼的肛门处出现了此种表现,那么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4、母鱼躁动不安
母鱼在临产的时候,由于腹部的阵痛往往会出现躁动不安,出现上蹿下跳,不爱吃食或者攻击其他追逐它的公鱼等现象。有些母鱼同时还会出现脱离群体,扎在缸角儿,自己待产。不过生产多次的母鱼,躁动不安的几率会变小,不管其他鱼是否在它身边围绕,该吃吃,该生就生,吃饭生孩子两不耽误。
好了,这些母鱼临产前常见的特征,拿出来讲给广大渔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有了这些特征的母鱼,恭喜你,马上就能进入收获的喜悦了,最后恭祝广大渔友们,鱼丁兴旺!
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的渔友记得给个赞,您的鼓励是对我最大的动力。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请您私信我,或者关注我们在每周五晚上的直播。如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欢迎您在本文的下方评论区留下您的问题,我们会及时为您解决。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孔雀鱼大肚子几天生小鱼
孔雀鱼大肚子大约10天就会生小鱼,从怀孕算的话,需要28天才能生小鱼。这种鱼是卵胎生的,生出的不是鱼卵而是小鱼,但它和胎生也有本质区别,胎生的婴儿会从母体获得养分,而卵胎生其实还是鱼卵,依靠卵黄囊的营养孵化,期间不会吸收营养,和卵生相比,它只是换了个孵化的地方。
通过以上关于孔雀鱼大肚子几天生小鱼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孔雀鱼大肚子几天生小鱼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孔雀鱼大肚子多久生
一个月。根据查询热心萌萌宠物网得知,孔雀鱼肚子开始变大后,一个月就会生了,肚子已经很大时需等待十天左右,可以将水温控制在28度,等到孔雀鱼的出现黑斑时,说明孔雀鱼快要下崽了。
孔雀鱼肚子很大了,而且腹部有黑色的胎斑,大约多久就会生小鱼
快了就1天,正常是2天,最迟不会超过3天,这段时间要密切关注,孔雀鱼生完小鱼,立马隔离母鱼,不然会被大鱼当饲料吃完,一般如果是初胎的话,能生10-20条小鱼,第二胎就会生20-40条小鱼,第三胎就会生40-60条小鱼
乙肝治疗的好吗(携带病毒者)
社会上对于乙肝存在着许多误解,乙肝患者不同程度地受到歧视,他们常常产生恐慌、自卑、孤僻、愤懑等情绪,其遭受的心理伤害甚至大于乙肝本身对身体的损害。不良的心态会影响机体内环境,从而加重病情。因此乙肝患者不仅要积极治疗肝病,同时还要医治心理的创伤。
理智对待,不急不躁
乙肝患者一般都是在偶然的查体时被发现的,一旦确诊,心中往往紧张和焦虑。其实这时患者多处于病毒携带状态或轻度肝炎阶段,预后大多良好。平静对待疾病,按部就班进行预防和诊疗,不该用药者千万不能乱用药,避免心急如焚乱投医,误入歧途,上当受骗。
主动就医,咨询专家
乙肝患者应该寻访肝病专家咨询,专家必须是正规国立医院的知名学者,各种广告宣传的或是道听途说的“专家”并不可*。专家可以耐心为患者分析病情,讲解防治措施,指导生活起居。与可以信赖的专家建立长期的联系,定期复查,有问题一定要请教专家,不能擅自治疗。
遵守公德,坦荡做人
乙肝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含有乙肝病毒,对于环境和人群有一定危害。乙肝患者应该避免可能引起感染别人的各种行为,如献血、从事幼儿教育、厨师等工作,自己的污染物,如食具、用品、卫生纸等,一定要妥善处理。
减少负面影响,适当保密
鉴于目前社会对乙肝存在的种种误解,乙肝患者不宜四处公布自己的病情,不宜作为“讲解员”宣讲乙肝的知识,说服别人和辩解自己的病情,周围人群和左邻右舍、同事及亲朋好友都知道你患乙肝,并不一定都会理解和关怀,有可能带来不少麻烦。乙肝患者应该采取一些自我防卫措施,一方面积极预防和治疗,另一方面应适当保密,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权益
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能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公正待遇,此时,逃避或激化矛盾都不可取,应该积极运用法律法规作为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上学,国家教委1998年曾发文作了明确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任何单位和学校(个别专业例外)不能拒收乙肝病毒携带者。
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患者在医疗方面应该认真和积极,但是对待工作和学习,应该和其他人员一样,公平竞争,积极向上,患有肝病不应成为消极和不求进取的理由,患者本人应该在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岗位上,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学习和掌握肝病常识
患者可以到当地新华书店,购买正规专家撰写的有关肝病防治方面的科普书籍,了解乙肝的常识,正确认识乙肝的传染途径、轻重分级、治疗方法和疗程,预防措施和生活注意事项等,做到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消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于何时复查、何时停药、如何观察病情进展和疗效等,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参加适度的文体活动
休闲锻炼和业余爱好有助于疾病康复。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是乙肝患者的正确选择。要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光吃不运动,要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散步、打门球、游泳、登山等等,培养一些生活爱好,如绘画、书法、养花、唱歌、跳舞等等。这些都能够让患者远离烦恼,忘却疾病,减轻身心痛苦。
避免不良刺激
要多关注和了解身边患者成功防治的事例,少议论和观察危重病人,避免不良刺激。不少乙肝患者甚至肝硬化患者,通过正确的治疗和锻炼,可以获得痊愈,这些人中不乏成功和知名的学者、专家和明星,他们成功的经验应该借鉴和学习。对于一些预后不好的事例应该辩证对待,尽量少议论、少寻思,注意杜绝诱发疾病加重的各种因素(劳累、饮酒、乱用药、焦虑、生气等等)。
杜绝盲目投医,避免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
不要相信道听途说的灵验治法和专家,不能轻信广告、祖传秘方、“最新成果和重大突破”,高深新颖的科学术语,很可能是行骗的幌子。迄今为止尚无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问世,只有几种药物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同,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必须在正规医院、正规专家指导下使用方可奏效。
不要滥用药物和滋补品
治疗乙肝药物品种繁多,真正有效者屈指可数。对于那些没有得到正式批准和公认有效的药物最好不用,以防止药物中毒和加重肝脏负担。滋补品中往往加入激素或其他对肝脏有害的物质,最好不用。乙肝患者完全可以从正常的饮食中得到足够的营养。
坚信医学发展终将彻底治愈乙肝
我国对于乙肝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斥巨资研究和攻关,目前在基因治疗和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而在特效药物问世之前,综合治理(心理、营养、药物、休闲锻炼等等)非常重要。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争取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http://www.hbvhb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