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前置:迷你鹦鹉鱼繁殖全过程可分 4 步,1、选鱼配对,直接购买有繁殖经验的种鱼或者饲养 5 条以上的迷你鹦鹉鱼自由配对。2、繁殖缸设置:气动式水妖精过滤,繁殖罐,水温 28℃等。3、产卵及孵化:保持稳定的繁殖环境,受精卵 4—5 天孵化后,为鱼苗提前准备开口粮。4、鱼苗起飞 7—10 天后,大鱼和小鱼分开,专门喂养小鱼。
选鱼配对可以分 2 种情况:1、直接购买有繁殖经验的种鱼。2、多养一些迷你鹦鹉鱼进行自由配对。
(1)如果能购买到已经配对成功,且有繁殖经验的一对迷你鹦鹉种鱼,放在单独缸进行饲养即可,一般无需额外的担心配对问题。
(2)如果是选择压成鱼或者成鱼来自由配对,建议购买 5 只以上的鱼,数量多了,就算暂时无法区分公母或者没有经验区分公母,也能通过数量优势盲选到一定数量的公鱼或母鱼。同时建议喂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可以促进迷你鹦鹉鱼的发情与配对。
混养在一起的时候,建议放置 2—3 个繁殖罐,如果慢慢能发现两只鱼成双入对的进出一个繁殖罐,成双入对的攻击其它鱼,守卫领地,这大概率是配对成功。
迷你鹦鹉鱼是比较专一的鱼,基本上是践行一夫一妻制,当然也有些迷你鹦鹉鱼因为环境改变或者其它因素,会重新组合,寻找伴侣,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有。
繁殖缸设置(1)配对成功的迷你鹦鹉鱼,最重要的是给它们提供一个独立,安全,舒适的繁殖环境,如果它们感受到生存压力,大鱼压迫或者水质变差,可能会停止繁殖。
除了必要的繁殖罐外,可以再放置若干蜈蚣草或者沉木,增加鱼的躲藏空间,让鱼更有安全感。
(2)繁殖缸水温建议控制在 28℃,并保持 3—4 天更换 1 / 3 的换水频率。
(3)繁殖缸的过滤系统,建议用气动式水妖精,既能保证繁殖期亲鱼对水质的要求,也能避免小鱼起飞后被水泵等过滤工具吸伤甚至吸死。
如果一对迷你鹦鹉鱼已经在繁殖罐内产卵了,此时建议最好是把其它的配鱼挪到其它缸饲养或者进行隔离。如果挪动产卵的迷你鹦鹉鱼,很有可能被惊吓到而造成迷你鹦鹉鱼吞食鱼卵。
如果是发现亲鱼有了即将产卵的前兆,如在清理繁殖罐,母鱼腹部肿大,且出现亮黄色或者淡橘红色等繁殖色,这些行为特征可以作为参考,此时可以将这对鱼隔离到繁殖缸。
迷你鹦鹉鱼是比较喜欢有洞洞的繁殖罐,个人认为这种繁殖罐能给它们带来安全感,母鱼喜欢在繁殖罐内壁产卵。整个产卵及孵化期间是可以不开灯的,昏暗的环境,更容易让鱼放松下来。
(1)母鱼一次大约可以产 100—300 个透明的卵,这个数量跟母鱼的体质也有一定关系。产出的鱼卵是透明的,公鱼会紧跟着对鱼卵进行受精,受精的时间大概需要 10 个小时左右。
成功受精的受精卵会颜色会变深,慢慢会有黑点出现,而没有受精成功的卵会发白腐烂,有经验的母鱼会用嘴剔除掉没受精的鱼卵。
(2)公鱼和母鱼会轮流扇动水流给受精卵进行清洁,并借助水流提供充足的氧气。在 28℃的水温环境中,受精卵一般 4—5 天就会孵化出来。
在最初的 4-5 天,鱼苗将依靠卵黄囊获取营养。待到鱼苗起飞之后,最好是用丰年虾或者水蚤来做开口粮,最好一天能提供 3—5 次的投喂频率,为鱼苗的生长打好基础。
(3)为了促进鱼苗的生长和保持水质,换水是必要的,换水的时候可以驱赶下鱼苗,擦擦鱼缸底部,用水管将底部垃圾抽出来,更换 1 / 3 即可。
(4)繁殖迷你鹦鹉鱼,你就会发现,有点风吹草动的,迷你鹦鹉鱼就会把小鱼苗往繁殖罐里赶,然后双方守在繁殖罐洞口,是很尽责的父母。
大鱼小鱼分开当鱼苗起飞 7—10 天后,可以将大鱼和小鱼分开了,此时的小鱼已经完全不需要大鱼的照顾了,可以将大鱼移走,对小鱼进行专门喂养。
小鱼因为数量多,吃的也多,身体发育也会很快,因此需要定期换水,保持好水质。很快就能收获一堆健康的迷你鹦鹉鱼了。
有人说迷你鹦鹉鱼是:一对鱼就能开水族馆的鱼,就是说它们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们的配对,繁殖,孵化,起飞基本都不需要太多的人为干预。作为饲主最重要的是为它们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和幼苗孵化后的开口粮。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迷你鹦鹉鱼如何繁殖?
迷你鹦鹉鱼繁殖公鱼占窝,在繁殖期时,公鱼会用嘴巴制造出产卵的窝,然后与母鱼配对,母鱼产卵后,公鱼再上前受惊。在孵化期间,需将水温稳定在28℃左右,保证食物和氧气的充足。等待2~3天后会孵化出小鱼,等待一段时间可喂食蛋黄水补充营养。
迷你鹦鹉鱼繁殖时公鱼会占窝,在进入发情期,公鱼会用嘴巴清理出一个产卵的窝,再与母鱼进行配对,配对成功后便会将母鱼带到选好的位置进行产卵,公,再上去受精。在受精的过程中,另一条鱼会在身边守护,驱赶其他的同类。
迷你鹦鹉鱼在产卵5~7天后会孵化出小鱼。在孵化期间,雌鱼和雄鱼会在一旁守护。在这期间只需将温度零到28℃左右,保证食物和氧气的充足。在产卵后第二天,受精卵会变成黑色,能观察到小鱼的眼睛。
等待2~3天后,小鱼便会孵化出来,但无法游动。正常情况下,大鱼会寻找到食物,送到小鱼的嘴边。在产卵五至七天后,小鱼变得自行游动,会跟随大鱼一同觅食,在小鱼孵化出后可喂食碾碎的蛋黄水补充营养,等年纪稍大一些,再喂食鱼饲料。
迷你鹦鹉鱼怎么繁殖 迷你鹦鹉鱼繁殖的方法
迷你鹦鹉鱼怎么繁殖 迷你鹦鹉鱼繁殖的方法
1、选鱼配对,直接购买有繁殖经验的种鱼或者饲养5条以上的迷你鹦鹉鱼自由配对。
2、繁殖缸设置:气动式水妖精过滤,繁殖罐,水温28℃等。
3、产卵及孵化:保持稳定的繁殖环境,受精卵4—5天孵化后,为鱼苗提前准备开口粮。
4、鱼苗起飞7—10天后,大鱼和小鱼分开,专门喂养小鱼。
迷你鹦鹉鱼什么时候繁殖?怎么繁殖?
迷你鹦鹉鱼繁殖后小鱼大概半个月左右可以单独饲养,迷你鹦鹉鱼出生3天后需满足的条件会出现:可以甩尾、可以起飞、会自行觅食行为。
会大约7天后会起飞,起飞后亲鱼会带小鱼找东西吃,7天后,母鱼就不会照顾小鱼,所以母鱼和小鱼就要分开饲养。
首先,配对成功的迷你鹦鹉鱼应该是单独缸进行饲养的,产卵后一些注意事项如下:
1、迷你鹦鹉鱼是高产鱼,一般15—20天就能产一窝,有时候第1窝小鱼还没长大,它们就产第2窝卵了。
2、亲鱼配对成功后,需要单独隔离饲养,最好放置一个大点的繁殖陶罐和若干水草遮挡,这样亲鱼比较有安全感。
3、过滤工具建议选择水妖精,1—2个带菌的水妖精即可,气量不宜太大,水妖精基本可以搞定繁殖期水质。同时是水妖精不会吸伤刚起飞的小鱼,堪称两全其美。
总结下来,缸,繁殖罐,遮挡物,水妖精过滤,开口粮选择,投喂频率,换水这些关键点都很重要,任何一个做不好都可能全军覆没。不要忽视繁殖期水质,不然会连亲鱼一块赔进去。同时整个繁殖期不排除一些亲鱼,不会带娃,孵化后吞食的情况。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有其它问题想咨询宠医,点击下方头像,进行免费1对1咨询
迷你鹦鹉鱼如何繁殖,繁殖后怎么孵化
迷你鹦鹉鱼在发情期间会自动配对,雌鱼肚子微微变黄的时候,雄鱼就会追逐。
然后雌性鹦鹉鱼会用嘴巴和鱼鳍打扫选定的产卵位置,并且禁止其它鱼儿靠近。
繁殖时是雌鱼先产卵,然后雄鱼再对卵进行受精。
一般受精卵需要7天左右孵化。
孵化期间雌鱼和雄鱼都会一直守在旁边,但是饲养者要保证食物充足,避免鱼卵被当做食物吃掉。
一、迷你鹦鹉鱼如何繁殖迷你鹦鹉鱼发情的时候会自动配对,但是如果鱼缸内只有一公一母的话,比较容易打架,是不好配对的。
饲养者可以先分开饲养,或在鱼缸中间放一个透明的隔板,等到雌鱼肚子发黄的时候再将雌鱼和雄鱼放在一起,配对的成功率就会很高。
配对成功之后,雄鱼会带领雌鱼到自己选好的产卵地点,一起守窝,不让其它鱼儿靠近。
迷你鹦鹉鱼繁殖时都是雌鱼先进窝产卵,产卵之后会在窝旁边守护,然后雄鱼再进去受精。
大概1-2天就可以分辨出鱼卵是否受精,饲养者可以将没有受精的鱼卵捞出,然后保证鱼缸内的食物充足,迷你鹦鹉鱼会自己孵化小鱼。
二、迷你鹦鹉鱼产卵后怎么孵化迷你鹦鹉鱼在产卵后一般5-7天左右可以孵化出小鱼,孵化期间雄鱼和雌鱼会一直在旁边守护。
饲养者只需要将水温保持在28度左右,保证食物和氧气充足即可。
在产卵后的第2天,受精卵就会变成黑色,仔细观察可以看好小鱼的眼睛。
第3-4天小鱼就会孵化出来,但是它们还无法游动,一般都是大鱼寻找到食物之后,送到小鱼旁边。
产卵后的第5-7天,小鱼就可以自己游动,大鱼就会带着小鱼一起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