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点
气候温暖、雨量较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江河两岸,湖泊、沼泽、池塘和水田地带广泛存在着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几乎所有温血宠物都可感染,啮齿动物是最常见的储存宿主,其次是食肉动物。
钩端螺旋体主要通过宠物的直接接触,经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播,另外,交配、咬伤、食入污染有钩端螺旋体的肉类等也可感染,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某些吸血昆虫和其他非脊椎动物的叮咬可导致大批发病。病犬可以从尿液间歇地或连续地排出钩端螺旋体,污染周围环境(如饲料、饮水、圈舍和其他用具)。临床症状消失后,体内有较高滴度抗体,可通过尿液间歇性地排菌达数月至数年,使犬成为危险的带菌者。
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夏、秋两季为流行高峰期,犬发病较多且以幼犬症状明显且严重,如饲养密度过大、饥饿或其机体衰弱时,能使隐性感染犬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5-15天。急性感染表现为发热、震颤和广泛性肌肉触痛。呕吐,迅速脱水和微盾环障碍,呼吸急促,心率快,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毛细血管充盈不良。呕血,鼻出血,便血。体温下降,至死亡。
亚急性感染以发热,厌食,呕吐,脱水和渴欲增加为主要特征。病犬黏膜充血、淤血,并有出血斑点。干咳、呼吸困难,结膜炎、鼻炎和扁桃体炎。肾功能障碍,少尿或无尿。本型耐过的病犬,肾功能障碍症状可于发病后2-3周恢复。
由出血性黄疸型端螺旋体引起的犬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常出现黄疸、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粪便呈灰色的症状。严重者表现肝衰竭,体重减轻,腹水,黄疸或肝性脑病。
出现尿毒症,口腔恶臭,昏迷,或有出血性胃炎、溃疡性胃肠炎等症状,最后多死亡。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肉眼所见的主要病变是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明显黄染,心脏、肺、肾脏、肠系膜、肠和膀胱黏膜出血;肠内充满柏油样粪便;
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肿大,呈黄棕色。肾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
皮肤发生坏死,皮下水肿。
提示
急性、亚急性病例临床症状较明显,根据发热、黏膜黄疸及出血、尿液黏稠呈黄色等,结合剖检时肾脏和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和流行特点,可做初步诊断。慢性病例由于症状不明显,病变也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确诊应结合实验室检验进行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
(1)犬钩端螺旋体病与犬瘟热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食,眼结膜充血,有时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
区别:犬瘟热的病原是犬瘟热病毒。病犬表现出神经症状,站立困难,共济失调,或做圆圈运动,全身呈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惊厥和昏迷,耐过病例常有后遗症。
(2)犬钩端螺旋体病与犬白血病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呕吐,体表淋巴结肿大和脾脏肿大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区别:患犬白血病的病例血检白细胞总数增加,红细胞数量减少,无传染性,发病率极低。
(3)犬钩端螺旋体病与犬肾盂肾炎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呕吐,尿血等临床症状。
区别:患犬肾盂肾炎的病例肾区有压痛,病犬拱腰,步态强拘,无传染性,尿液缺少豆油样的病况,体表淋巴结肿大,可视黏膜黄染更为少见。
防治措施
(1)预防
①对犬舍定期检疫,消灭狗舍中的啮齿动物。
②消毒和清理被污染的饮水、场地、用具,防止疾病传播。
③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常用的多联菌疫苗都可,保护周期1年。记得每年都需要补打一针。
④接触病犬、病猫的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
(2)治疗
治疗原则是抗菌和对症治疗
①氨苄西林,犬按20-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3次,或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2-3次。
②速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狗、猫按0.1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天1次。
③链霉素,狗按1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2-4次。
④四环素,狗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3次,连用28天。
⑤恩诺沙星(拜有利),狗按2.5-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2次;猫按1-2.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
⑥对出现肾病现象的病例,可采用输液支持疗法,同时避免使用链霉素或减少其用量。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犬猫钩端螺旋体病
【临床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是多种动物包括人共患的疾病。本病潜伏期为5~15天。以短期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母犬流产和出血性素质为特征。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后的临床症状,取决于患病动物的年龄、免疫状态及病原的毒力。
/web/uploadimg/20210609/1623211071766594.jpg
急性钩端螺旋体感染表现为严重的钩端螺旋体血症。初期症状为发热,震颤和广泛性肌肉触痛。而后出现呕吐、迅速脱水和微循环障碍,并可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快而紊乱,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毛细血管充盈不良。由于凝血机能不良及血管壁受损,可出现呕血、鼻出血、便血、黑粪症和体内广泛性出血。病犬极度沉郁,体温下降,以致死亡,死亡率高达60%~80%。
亚急染以发热、厌食、呕吐、脱水和饮欲增加为主要特征。病犬黏膜充血、淤血,并有出血斑点。干性及自发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的同时,可出现结膜炎、鼻炎和扁桃体炎症状。由于肾功能障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耐过亚急染病犬,肾功能障碍症状,通常于感染发病后2~3周恢复。有的病犬由于肾功能严重破坏,亦可出现多尿或烦渴等症状。
/web/uploadimg/20210609/1623211089800438.jpg
由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犬急性或亚急染,常出现的症状还有黄疸。由于肝脏炎症,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可使粪便由棕色变为灰色。有的犬则表现出明显的肝衰竭症状,出现体重减轻、腹水、黄疸或肝脑病。重病例,由于肝脏、肾脏损伤而出现尿毒症,口腔恶臭、昏迷或出现出血性、溃疡性胃肠炎等症状,转归多死亡。有的病犬由于肾脏大面积受损而表现出尿毒症症状,口腔恶臭,严重者发生昏迷。有的病例发生溃疡性胃炎和出血性肠炎等。
临床上,大部分感染钩端螺旋体犬仅表现亚临床感染或取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但可能引起急性肾衰。
/web/uploadimg/20210609/1623211101528808.jpg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为抗菌和对症治疗,可采取疫苗接种预防。
[处方1]氨苄西林,犬:20~30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3次;或10~20毫克/千克,肌内注射,每日2~3次。
[处方2]速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犬/猫:0.1毫升/千克,肌内注射/皮下注射,每日1次。
[处方3]链霉素,犬:10毫克/千克,肌内注射,每日2~4次。
[处方4]四环素,犬:10~20毫克/千克,口服,每日3次,连用28天。
[处方5]恩诺沙星(拜有利),犬:2.5~5毫克/千克,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滴注,每日2次;猫:1~2.5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次。
[处方]6对出现肾病现象的病例,可采用输液支持疗法,同时避免使用链霉素或减少其用量。
狗的钩端螺旋病
[基本概述]
本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黄疸、高热、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坏死、水肿等症状。该病多发生于热带及带地区。
[症状]
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发病率雄犬高于雌犬。潜伏期5-15天。
急性病例可突然发生,机体衰弱,不食、呕吐、体温升高(39.5-40℃)、精神沉郁、后躯肌肉僵硬和疼痛、不愿起立走动、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或出血。一般2天内机体衰竭,体温下降死亡。
亚急性症状以发热、呕吐、厌食、脱水黄疸及粘膜坏死为特征,病犬口粘膜可见有不规则的出血斑和黄疸;眼部可见有结膜炎症状。眼角可见有粘液性分泌物。同时可见有咳嗽气喘及呼吸困难。患犬有的表现烦渴多尿等症状,得过亚急染的犬大约在2-3周后恢复。
慢性症状多以急性或亚急性症归转而来。常以慢性肝、肾及胃肠道症状出现,通过对症治疗,大多均可恢复。少数以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机体衰竭死亡。
[诊断]
根据临床剖检所见,尿中镜检可见到钩端螺旋体及血清学试验进行诊断。
[治疗]
(1)青霉素和链霉素对本病有较好疗效。青霉素4-8万单位/千克体重,链霉素10-15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肉注射2次/日。
(2)对症治疗。补液、补糖、补碱。消除胃肠道症状、止血、消除皮肤粘膜溃疡等疗法。一般可用5%葡萄糖盐水200~50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10-40毫升混合静脉滴注。止吐可用胃复安2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或口服吗丁啉片2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止血用Vk12毫克/千克体重或VK31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口腔粘膜溃疡可涂布碘甘油。
[预防]
目前常用的钩端螺旋体多价苗(V+8),免疫程序和方法同犬瘟热疫苗。
另外,要做好灭鼠工作。鼠是本病的贮藏宿主。防止病犬和其它犬接触,要进行环境消毒和隔离饲养。
宠物钩端螺旋体病症状
流行特点
气候温暖、雨量较多的热带、带地区的江河两岸,湖泊、沼泽、池塘和水田地带广泛存在着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几乎所有温血宠物都可感染,啮齿动物是最常见的储存宿主,其次是食肉动物。
钩端螺旋体主要通过宠物的直接接触,经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播,另外,交配、咬伤、食入污染有钩端螺旋体的肉类等也可感染,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某些吸血昆虫和其他非脊椎动物的叮咬可导致大批发病。病犬可以从尿液间歇地或连续地排出钩端螺旋体,污染周围环境(如饲料、饮水、圈舍和其他用具)。临床症状消失后,体内有较高滴度抗体,可通过尿液间歇性地排菌达数月至数年,使犬成为危险的带菌者。
/web/uploadimg/20210126/1611647147666844.jpg
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夏、秋两季为流行高峰期,犬发病较多且以幼犬症状明显且严重,如饲养密度过大、饥饿或其机体衰弱时,能使隐染犬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5-15天。急染表现为发热、震颤和广泛性肌肉触痛。呕吐,迅速脱水和微盾环障碍,呼吸急促,心率快,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毛细血管充盈不良。呕血,鼻出血,便血。体温下降,至死亡。
亚急染以发热,厌食,呕吐,脱水和渴欲增加为主要特征。病犬黏膜充血、淤血,并有出血斑点。干咳、呼吸困难,结膜炎、鼻炎和扁桃体炎。肾功能障碍,少尿或无尿。本型耐过的病犬,肾功能障碍症状可于发病后2-3周恢复。
由出血性黄疸型端螺旋体引起的犬急性或亚急染,常出现黄疸、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粪便呈灰色的症状。严重者表现肝衰竭,体重减轻,腹水,黄疸或肝性脑病。
出现尿毒症,口腔恶臭,昏迷,或有出血性胃炎、溃疡性胃肠炎等症状,最后多死亡。
/web/uploadimg/20210126/1611647165305348.jpg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肉眼所见的主要病变是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明显黄染,心脏、肺、肾脏、肠系膜、肠和膀胱黏膜出血;肠内充满柏油样粪便;
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肿大,呈黄棕色。肾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
皮肤发生坏死,皮下水肿。
提示
急性、亚急性病例临床症状较明显,根据发热、黏膜黄疸及出血、尿液黏稠呈等,结合剖检时肾脏和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和流行特点,可做初步诊断。慢性病例由于症状不明显,病变也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确诊应结合实验室检验进行综合诊断。
/web/uploadimg/20210126/1611647285786550.jpg
鉴别诊断
(1)犬钩端螺旋体病与犬瘟热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食,眼结膜充血,有时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
区别:犬瘟热的病原是犬瘟热病毒。病犬表现出神经症状,站立困难,共济失调,或做圆圈运动,全身呈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惊厥和昏迷,耐过病例常有后遗症。
(2)犬钩端螺旋体病与犬白血病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呕吐,体表淋巴结肿大和脾脏肿大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区别:患犬白血病的病例血检白细胞总数增加,红细胞数量减少,无传染性,发病率极低。
(3)犬钩端螺旋体病与犬肾盂肾炎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呕吐,尿血等临床症状。
区别:患犬肾盂肾炎的病例肾区有压痛,病犬拱腰,步态强拘,无传染性,尿液缺少豆油样的病况,体表淋巴结肿大,可视黏膜黄染更为少见。
/web/uploadimg/20210126/1611647297488995.jpg
防治措施
(1)预防
①对犬舍定期检疫,消灭狗舍中的啮齿动物。
②消毒和清理被污染的饮水、场地、用具,防止疾病传播。
③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常用的多联菌疫苗都可,保护周期1年。记得每年都需要补打一针。
④接触病犬、病猫的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
/web/uploadimg/20210126/1611647307132624.jpg
(2)治疗
治疗原则是抗菌和对症治疗
①氨苄西林,犬按20-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3次,或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2-3次。
②速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狗、猫按0.1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天1次。
③链霉素,狗按1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2-4次。
④四环素,狗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3次,连用28天。
⑤恩诺沙星(拜有利),狗按2.5-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2次;猫按1-2.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
⑥对出现肾病现象的病例,可采用输液支持疗法,同时避免使用链霉素或减少其用量。
牛患钩端螺旋体病有何症状,怎样治疗?
此病是病牛或带病菌的动物随尿排出病原体,污染周围的水源及土壤,经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及消化道而感染健牛。此病的症状是:
最急性型
多见于犊牛。突然高热、黄疸、尿血、腹泻,红细胞数突然减到100万~300万个,大多在1天内窒息死亡。
急性型
病初体温高达40.5~41℃,黄疸,精神沉郁,不吃草料,停止反刍。奶牛乳房松软,乳汁初黄后红,并常有小血块,有腹泻或便秘、尿血现象。孕牛有的流产,多为死胎。还有的病牛口腔黏膜、外生殖器和乳房的皮肤坏死。病程一般5~10天。
慢性型
病牛出现间歇热,发热时贫血加重,黄疸和尿血现象时有时无,反复出现,病牛逐渐消瘦。病程一般3~5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病死的牛,皮下组织发黄,内脏有大量的点状出血,肾脏表面有灰白色小病灶,肝脏肿大且有坏死病灶,肺有出血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皮肤和黏膜有坏死或溃疡现象。脾稍肿或不肿。乳中带血。
治疗方法
(1)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3~5天。
(2)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每天2次,连用3~5天。
(3)土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5~30毫克,每天2次,连用3~5天。
(4)盐酸金霉素内服,每千克体重10毫升。
(5)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损伤的黏膜和皮肤,再涂擦碘甘油。
(6)对可疑感染此病的牛,在饲料中拌入土霉素,每千克饲料加土霉素1~1.5克,连续喂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