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兔瘟病毒的流行特点
1、毛用兔对于兔瘟的易感性高于皮用兔和肉用兔;
2、青壮兔和成年兔感染兔瘟的概率比幼兔高,哺乳兔和2月龄以下的幼兔感染兔瘟几率非常小,而月龄越小的兔子发病的情况越少。
3、兔瘟病毒发感染途径为易感兔通过与病兔或携带兔瘟病毒的兔子直接接触感染;也可以通过接触到被兔瘟病毒污染的饲料、环境等媒介进行传染。
4、兔瘟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
二、感染兔瘟病毒的主要症状
兔瘟的潜伏期一般在2~3天。根据病程长短及严重程度通常被分以下三种病型:
1、最急性。 最急性类型症状大多出现在疾病流行的初期,患兔通常会没有征兆或仅表现出短暂兴奋后倒地死亡,而临时时鼻子会流出泡沫状血液。
2、急性型。病兔的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毛发粗乱、不喜进食喜饮水、体温升高(40.5℃以上);兔子死后身体会呈现为角弓反张状,通常病程持续为几小时~2天。
3、慢性型。慢性症状更多出现在流行后期。兔子患病后会变得精神不振,没有食欲,迅速消瘦,最后衰弱死亡。
二、兔瘟的防治措施
1、坚持自繁自养。不在疫区引种及购买兔子产品,一定要引进种兔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到现场检疫,并对引进的种兔进行隔离,隔离2~3周后如没发现问题即可混养。
2、加强饲养管理。最好将各类兔子分开饲养,兔子多的话,不要所有兔子都在一起混养。主人投喂应定时定量进行,勤打扫兔舍,及时清洁兔子的排泄物,定期清洁消毒兔舍。
4、对引进的兔子都要进行免疫接种,并定期给兔子注射兔瘟疫苗,至少每年注射两次。
以上即氧宠博士总结的兔瘟病毒的流行特点,兔瘟也一个传染性很强的可怕疾病,希望各位兔子主人能帮助兔子很好预防此病。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兔瘟病毒流行特点
兔瘟病毒流行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传播速度快,以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兔瘟病毒,也称为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对兔类具有极高的致病性。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污染的环境进行传播,也可通过飞沫和污染的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一旦感染,兔子往往会出现高烧、呼吸困难、出血等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就会导致死亡。
兔瘟病毒的流行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在某些地区,由于气候、环境等条件适宜病毒的生存和传播,兔瘟病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特别高。例如,在温暖潮湿的季节,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延长,增加了传播的机会。此外,兔瘟病毒的流行还受到兔子饲养密度、品种、年龄等因素的影响。高密度饲养和免疫力较低的兔子品种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为了控制兔瘟病毒的传播,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这包括定期接种疫苗以提高兔子的免疫力,加强饲养管理以减少应激和感染机会,以及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患病兔子。同时,对病死兔子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通过尸体和环境进一步传播。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兔瘟病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兔子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预防兔瘟,疫苗的选择是关键
一、兔瘟病毒的流行特点
听闻兔瘟,很多饲养兔子的饲养员都会闻之色变,这个疾病真的太可怕了,该病一旦在兔群中爆发,往往会给兔子毁灭性的打击。该病的发病率很高,各品种兔都有可能感染,一般只有乳兔及2月龄以下的幼兔不会被感染,而青年兔或成年兔一旦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特别高,死亡率高达95%以上。且兔瘟春夏秋冬都有可能发生,只是更流行于春季至初夏这段时间,该病通常来势汹汹,传播迅速,一般为散发型、局部性传播感染。
兔瘟对于青年兔和成年兔的危害很大,但是一般不会在2月龄以下的幼兔、哺乳仔兔及老领兔中出现。病死兔和带毒兔是兔瘟的主要传染源,它们及它们的排泄物或或者被它们污染了的物品均可使易感兔发病流行,且该病还可人、鼠等第三方媒介传播。
兔瘟在新疫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很大几率会导致兔子全群覆灭。目前,预防使抗击此病最有效的举措,及时注射疫苗可使兔瘟的发病率大大下降,但是也不排除注疫苗还发病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多是免疫程序没有做好或者是没有使用优质的疫苗,所以说,预防兔瘟,兔瘟疫苗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饲主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疫苗,并做好各免疫程序。
二、兔瘟的病理变化
兔子感染兔瘟死后一般会出现全身败血症变化,即各个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和水肿症状。
兔瘟作为一种瘟疫,光是听到这个名词就知道该病的可怕,一场瘟疫不仅损失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会带走很多性命,这是非常悲凉的,爪爪博士相信不管是宠主还是饲主都不希望有这种情况发生,对此希望大家认识到给兔子注射疫苗的必要性,而且要选择高品质信得过的疫苗才行,以避免免疫失败!
什么是兔病毒性出血症?它的流行特点主要有哪些?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与出血性变化为主要特征。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只感染兔,各种品种和不同性别的兔均可感染发病,其他动物,包括牛、马、羊、鸡、鸭等均不易感染。3月龄以上的青、成年兔易感性最高,病死率也高,常呈急性死亡,而哺乳仔兔一般不发病。
病兔、死兔和隐染兔为主要传染源。病兔通过粪尿、鼻液、泪液、皮肤及生殖道分泌物向外排毒。本病可通过病兔与健康兔接触或接触上述分泌物和排泄物乃至血液直接传播,同时也可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兔毛以及环境和饲料管理人员的手、衣服和鞋子等而间接传播。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以早春、秋冬气温较低季节发病较多。本病在新疫区多呈暴发流行,成年兔发病率与病死率可达90%~100%,而一般疫区病死率为78%~85%。本病传播迅速,流行期短,一旦发生,常给兔场带来毁灭性后果。
怎样预防养兔业的大敌——兔瘟
兔瘟俗称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病毒引起的一 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对养兔生产威胁很大,是养兔业的大敌。
1流行特点。兔瘟只发生于兔,其他动物和人均不感 染。任何品种的家兔如肉兔、獭兔、长毛兔等都能发病 死亡,公、母兔都易感染。
哺乳及断乳前后的仔兔2月龄 以内不发兔瘟。本病主要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 年兔,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100%。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春夏之间常爆发。
2 临床症状。体温升高达精神差,不 食,呼吸加快;有的病兔腹泻,粪中带血和黏液;突然死 亡,死前全身抽搐、尖叫,有的病兔鼻孔流出带血泡沫或鲜 血,怀孕母兔流血水或发生流产。
3剖检变化。剖杀病死兔,见整个气管黏膜呈弥漫性 暗红色;两侧肺表面有散在的红色出血斑或出血点,切开有 带血泡沫流出;肝脏体积肿大,边缘钝圆,土,质地脆 弱易碎。肾肿大,有少量红色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