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兔巴氏杆菌的发病过程
很多健康家兔的鼻腔黏膜和扁桃体内都有巴氏杆菌,但兔子一般只有在环境恶化时或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才会发病。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长途运输、寄生虫感染、饲料突变、过于疲劳、环境温度低、潮湿、拥挤或圈舍不通风等,都容易导致兔子的抵抗力下降,同时巴氏杆菌乘机侵入兔子的体内,引起内源性感染。患有此病的病兔的粪便、分泌物会排出有毒性的病菌,污染其所处环境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然后经过消化道或呼吸道等途径传染给健康兔,此外,该病也可以在吸血昆虫的媒介的作用下通过健康兔的皮肤和黏膜的伤口发生传染。
二、兔巴氏杆菌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和做好卫生防疫措施。平常注意防止兔子感冒;给兔子剪毛时,注意防止剪破皮肤;定期检疫种兔场,及时淘汰掉阳性兔;引进种兔时隔离观察种兔一段时间再进行混养;定期给兔群进行预防接种。
2、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多杀性巴氏杆菌本身的抵抗力较弱,一些常用消毒药物即可将其杀灭。所以如果可以定期使用3%来苏儿溶液或20%石灰乳来消毒兔舍及兔笼、场地等,用2%烧碱水洗刷消毒饲养用具,可以有效减少此病的发生。
3、免疫接种。定期给兔子接种兔巴氏杆菌蜂胶灭活疫苗或兔瘟+兔巴氏杆菌蜂胶二联灭活疫苗。
三、兔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如果兔群出现兔巴氏杆菌,建议及时淘汰出现明显症状的病兔。对于无症状的健康兔子,给它们注射兔巴氏杆菌病蜂胶灭活疫苗进行紧急预防,快速增强健康兔子的免疫力。
对于一些病症较轻的病兔,可对它们进行隔离治疗。给它们注射青霉素,肌内注射,每kg体重5万单位,每天注射两次,连续注射治疗3~5天。或者也可以给它们肌内注射链霉素进行治疗,每kg体重注射1万单位,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治疗3~5天;也可以给病兔口服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品质较高的种兔出现兔巴氏杆菌病急性病症,可以给它使用抗出败血清治疗。每kg体重皮下注射2~3ml,隔8小时后再注射1次。另外,为了更快起到治疗效果,可以使用青霉素40万单位和链霉素50万单位联合肌内注射。
如果是慢性型病症,可以使用青霉素或链霉素溶液等对病兔滴鼻治疗,坚持滴用,如果病兔在20天内没有出现流鼻涕,则可以认为其已经痊愈。
在治疗病兔期间,可以多给兔子喂食一些营养丰富的饲料,提高兔群的抵抗力。如果病兔比较多,可以在它们的精饲料中加入适量呋喃唑酮预混剂,添加量为:每吨饲料中加1000~2000g。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兔巴氏杆菌的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巴氏杆菌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1)预防:兔场要定期检疫,净化兔群。坚持自繁自养,建立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种兔群。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同时注意环境卫生,加强消毒措施。兔场应与其他养殖场分开,严禁其他畜禽进入,杜绝病原传播。将发病兔尽快隔离或淘汰,兔舍及用具用3%的来苏儿或2%的火碱消毒。
免疫预防:可用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菌苗或禽巴氏杆菌菌苗免疫注射,或用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苗免疫注射。每年两次。
(2)治疗:①青、链霉素各1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使用庆大霉素、四环素治疗也有一定效果。②磺胺嘧啶,兔100~20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口服,连用5~7天。喹乙醇,兔2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1次,连用3天,效果也不错。③黄连、黄芪各3克,黄柏6克,水煎服。或用金银花9克、野菊花适量,水煎服。也可用穿心莲3克,水煎服。④急性病例,皮下注射抗出败多价血清,每千克体重约60毫升,1日2次,有显著效果。对有明显呼吸症状的病兔,可用抗菌药物滴鼻,1日2次,有显著疗效。
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兔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对兔子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兔巴氏杆菌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管理、疫苗接种、药物治疗以及隔离和消毒等。
首先,改善饲养管理是预防兔巴氏杆菌病的关键。饲养者应该保持兔舍的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更换垫料,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同时,要确保兔子获得充足的饲料和水源,增强其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通风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因素。
其次,疫苗接种是防治兔巴氏杆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兔巴氏杆菌病的疫苗已经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通过给兔子接种疫苗,可以刺激其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在面对病原菌时具备更强的抵抗能力。疫苗接种应该根据当地疫情和兔子年龄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药物治疗在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发现有兔子感染巴氏杆菌病,应及时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并减少死亡。同时,对于与患病兔子接触过的其他兔子,也应进行预防性用药,以降低感染风险。
此外,隔离和消毒措施在防治兔巴氏杆菌病中同样不可忽视。一旦发现患病兔子,应立即将其隔离,防止病原菌在兔群中传播。同时,对兔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以消除病原菌的残留,切断传播途径。
总之,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管理、疫苗接种、药物治疗以及隔离和消毒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兔巴氏杆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兔子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兔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一、兔巴氏杆菌的发病过程
很多健康家兔的鼻腔黏膜和扁桃体内都有巴氏杆菌,但兔子一般只有在环境恶化时或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才会发病。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长途运输、寄生虫感染、饲料突变、过于疲劳、环境温度低、潮湿、拥挤或圈舍不通风等,都容易导致兔子的抵抗力下降,同时巴氏杆菌乘机侵入兔子的体内,引起内源染。患有此病的病兔的粪便、分泌物会排出有毒性的病菌,污染其所处环境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然后经过消化道或呼吸道等途径传染给健康兔,此外,该病也可以在吸血昆虫的媒介的作用下通过健康兔的皮肤和黏膜的伤口发生传染。
二、兔巴氏杆菌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和做好卫生防疫措施。平常注意防止兔子感冒;给兔子剪毛时,注意防止剪破皮肤;定期检疫种兔场,及时淘汰掉阳性兔;引进种兔时隔离观察种兔一段时间再进行混养;定期给兔群进行预防接种。
2、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多杀性巴氏杆菌本身的抵抗力较弱,一些常用消毒药物即可将其杀灭。所以如果可以定期使用3%来苏儿溶液或20%石灰乳来消毒兔舍及兔笼、场地等,用2%烧碱水洗刷消毒饲养用具,可以有效减少此病的发生。
3、免疫接种。定期给兔子接种兔巴氏杆菌蜂胶灭活疫苗或兔瘟+兔巴氏杆菌蜂胶二联灭活疫苗。
三、兔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如果兔群出现兔巴氏杆菌,建议及时淘汰出现明显症状的病兔。对于无症状的健康兔子,给它们注射兔巴氏杆菌病蜂胶灭活疫苗进行紧急预防,快速增强健康兔子的免疫力。
对于一些病症较轻的病兔,可对它们进行隔离治疗。给它们注射青霉素,肌内注射,每kg体重5万单位,每天注射两次,连续注射治疗3~5天。或者也可以给它们肌内注射链霉素进行治疗,每kg体重注射1万单位,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治疗3~5天;也可以给病兔口服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品质较高的种兔出现兔巴氏杆菌病急性病症,可以给它使用抗出败血清治疗。每kg体重皮下注射2~3ml,隔8小时后再注射1次。另外,为了更快起到治疗效果,可以使用青霉素40万单位和链霉素50万单位联合肌内注射。
如果是慢性型病症,可以使用青霉素或链霉素溶液等对病兔滴鼻治疗,坚持滴用,如果病兔在20天内没有出现流鼻涕,则可以认为其已经痊愈。
在治疗病兔期间,可以多给兔子喂食一些营养丰富的饲料,提高兔群的抵抗力。如果病兔比较多,可以在它们的精饲料中加入适量呋喃唑酮预混剂,添加量为:每吨饲料中加1000~2000g。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兔巴氏杆菌的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怎样防治家兔巴氏杆菌病?
兔巴氏杆菌病,又叫兔出血性败血症,简称“兔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兔病的总称,危害较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秋季节尤其严重。
急性型病兔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常从鼻孔流出粘脓性鼻液,有时腹泻,死亡快,死前发抖、痉挛。慢性型病兔主要是呼吸道发炎,鼻孔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常用前爪擦鼻。结膜和角膜发炎。有时发展为支气管肺炎。病程较长的可延续2~3周,病兔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防治措施】
(1)预防可用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苗,或者用兔瘟一巴氏杆菌二联苗,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
(2)治疗时可用抗出败多价血清,按每千克体重8毫升皮下注射,8~10小时再注射一次。同时肌肉注射青、链霉素各10万~20万单位,连用3~5天;或用喹乙醇,每千克体重25毫克,内服,连用3~5天。另外,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及磺胺嘧啶钠对本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内服或肌肉注射均可,每天2次,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