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猫咪脂肪肝的类型
1、猫咪原发性脂肪肝。这是猫咪最常见的脂肪肝类型,食物供给减少、食物适口性差、精神压力大等都可能会导致猫咪患上此病。
2、猫咪继发性脂肪肝。猫咪患上此病主要由于其他潜在疾病导致食欲下降引起,包括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胰腺炎、胆管炎、肾衰和肿瘤等潜在疾病。
二、猫咪进食减少容易引发脂肪肝的原因
猫咪长期进食不足会导致身体需要的能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身体需要的能量,猫咪的机体会自动调动体内储存的脂肪转化成能量维持身体机能,然而这一环节需要在肝脏中进行,肝脏中囤积过多脂肪会影响肝脏代谢,导致病变,继而引发脂肪肝。而且猫咪脂肪肝的病发是不分年龄段的,各个年龄段的猫咪都有可能会得脂肪肝,而且在相同条件下,肥胖的猫咪通常会比正常体重的猫咪更容易得脂肪肝。肥胖的猫咪可能不吃东西3天就会引发脂肪肝。总的来说,猫咪是很容易得脂肪肝的,如果发现猫咪出现食欲不振或者厌食的情况,铲屎官一定要重视起来。
三、猫咪脂肪肝的症状
1、早期症状:猫咪得脂肪肝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精神状态没有异常,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嗜睡症状,偶尔出现呕吐的症状。
2、中期症状:患猫开始厌食,体重减轻,同时还会出现精神沉郁、嗜睡、间歇性呕吐、腹泻、脱水、发热等症状。
3、后期症状:猫咪得脂肪肝后如果一直得不到治疗,猫咪会出现腹部胀大、黄疸等明显症状,有的患猫还会出现肝性脑病的症状,如流口水、痉挛等。
猫咪脂肪肝疾病越早治疗越容易痊愈,如果患猫已经出现情绪萎靡、进食异常,并且伴有呕吐症状,建议尽早带它去宠物医院检查。
四、怎么预防猫脂肪肝
一般来说,如果主人可以保证猫咪正常进食,猫咪患脂肪肝的可能性将会很小。为了猫咪的健康,宠主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主人平时要留意猫咪的进食情况,确保猫咪正常进食。如果发现猫咪的食量减少,一定要重视起来,找出猫咪进食减少的原因,并及时解决。
2、保持猫咪的生活环境稳定、舒适,避免猫咪受到刺激和惊吓,以免猫咪发生应激或者产生较大的压力。否则出现这些情况的话,猫咪的食欲会下降。
3、尽量避免给猫咪服用可造成其肝脏受损的药物。
4、保持猫咪良好的体态,将猫咪的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猫咪较为肥胖,建议主人循序渐进地帮它减肥。
总而言之,不能让猫咪长期不进食或进食不足。
以上就是小编有关猫咪脂肪肝的介绍,宠主需保证猫咪每天正常进食,这是预防猫咪患上脂肪肝的关键。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猫咪不吃饭真的会得脂肪肝吗?
是的,猫咪不吃饭确实可能得脂肪肝。
脂肪肝,也被称为肝脂肪变性,是猫咪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当猫咪长时间不进食,身体就会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脂肪酸会被肝脏摄取。如果肝脏无法及时处理这些脂肪酸,它们就会在肝脏内积累,从而导致脂肪肝。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导致猫咪食欲不振或完全停止进食的情况都可能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例如,猫咪可能因为疾病、应激、环境变化或饮食不习惯等原因而拒绝进食。特别是肥胖的猫咪,由于它们体内脂肪储备较多,更容易在断食时出现脂肪肝。
如果猫咪超过24小时没有进食,或者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黄疸等症状,建议及时带它去看兽医。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防止脂肪肝的发展,通常通过积极的营养支持和医疗治疗,大部分猫咪都能恢复健康。
猫减肥给猫吃的太少会有什么危害吗?
不建议长期给猫吃的太少,因为猫长期吃不饱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身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脂肪肝。
对于人来说,吃的太多太好容易得脂肪肝,但是猫咪是吃的少会得脂肪肝(饿出来的)。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也就是说,当猫吃的少或者营养不良时,身体就会分解自身的脂肪,释放出脂肪酸和三油甘酯。一部分脂肪酸进入血液,最终流入肝脏;剩余的大多数则被肌肉所利用。
但是一部分猫尤其是肥猫做不好这个事情,肝脏处理不来脂肪酸,导致脂肪酸不断积聚在肝细胞周围,就阻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
有资料表明脂肪组织,或者说肥肉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例如肥猫体内似乎就会产生一种信号,阻碍身体妥善利用脂肪这种能量储备,同时还增加胰岛素抵抗,阻碍血糖代谢。
真的是越胖的猫,发病的几率越高。尤其是彻底绝食的猫,吃的太少也不可以。一般来说,肥猫三天不吃就容易出现脂肪肝,吃的太少估计两周左右。
所以,给猫咪减肥的话一定不能吃的太少,要一步步来。可以1-3天先喂正常食量的95%,后续慢慢减少,直至75%,持续两周,再喂正常食量两周,持续6个月,这是间歇性卡路里(ICR)减肥法。
同时还要注意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但是一天总的喂食量是根据猫咪自身情况来定,另外就是要多运动,不过心脏不好、关节不好以及老年猫不易过多运动。
猫咪不吃饭真的会得脂肪肝吗?
猫咪脂肪肝的影响因素:
1、身体潜在的疾病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猫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由身体潜在疾病引起的,很多猫咪在患有脂肪肝的同时还患有炎症性肠病、糖尿病、胰腺炎或癌症等疾病。从中可以看到猫脂肪肝由潜在疾病引起的可能性很大,比如猫咪在得了胰腺炎之后,会严重影响它的食欲,导致猫咪挑食或者厌食,而猫咪长时间不吃饭就很容易会导致猫的脂肪肝。从中可以看出一系列影响。
2、猫肥胖
肥胖的猫咪如果三天不吃东西极易出现脂肪肝,相对于健康体态的猫咪会快很多,这位主要是由于猫的过多脂肪阻碍了肝脏利用脂肪酸的这一过程引起的。此外,猫咪肥胖还容易引起猫肥胖症和关节炎等疾病,肥胖对猫来说,伤害使很大的。
3、饮食不合理
许多研究表明,猫脂肪肝与其不健康的饮食有很大的联系,虽然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什么特定的饮食会导致猫得脂肪肝。但不妨一些假设的出现:如除了猫挑食、厌食之外,怀疑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对引起猫咪脂肪肝有很大的可能性,因为猫脂肪肝的先决条件是因猫身体的能量摄入不足,而调动储备脂肪来使用嘛,而猫能量又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和脂肪,当蛋白质和脂肪都供应不足时则就需要调动储备脂肪,如果猫咪长期使用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就满足了以上情况。
因为猫碳水化合物很难转化为卡路里,吃多了之后,它们摄入的蛋白质和脂肪就相对较少,能够转化为卡路里的物质也就较少。而且碳水化合物不能转化为能量之外,还会使猫咪发胖,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的出现了。
4. 环境刺激
如果猫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猫可能会有过度的应激反应,比如搬新家、室内重新装修、寄养、家里来陌生人等,猫情绪出现较大波动很可能使它进食和肝脏吸收脂肪酸的能力受到影响。
5.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猫咪的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在走下坡路,于是患上脂肪肝的可能性越就越大了。
爪爪博士温馨提示:主人平时一定要多关注猫咪饮食,不让猫咪经常不吃饭,作为主人的你,都没有发现,那就不好了,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猫不吃饭的危害了吧!要多多注意哦~
猫咪的脂肪肝是饿出来的吗?
一、猫咪脂肪肝
脂肪肝是猫咪肝脏疾病中最常见的,通常是因为猫咪长时间没有进食,肝功能出现异常,无法有效的将脂肪转化成能量造成过多的脂肪蓄积在肝脏。一般只要猫咪出现长时间的厌食(持续一周以上),或其他原因的不进食,都有可能造成脂肪肝。除此以外,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脂肪肝,所以主人一定要重视。
二、猫咪患上脂肪肝的表现
如果猫咪已经一周没有正常饮食,且表现出体重急剧下降,那就要考虑猫咪患上脂肪肝的可能。患上脂肪肝初期,猫咪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情况,偶尔也会出现呕吐的症状,患病后期,猫咪的腹部可能会明显变大,耳朵内侧和牙龈也会有黄疸的症状,有一些猫咪还会出现流口水、抽搐的情况,这是因为它的神经系统受到了损害。一旦猫咪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去医院治疗。
三、如何照顾患上脂肪肝的猫咪?
1、提供营养让猫咪存活,可以用喂食管给猫咪喂食,保证它摄入足够的营养,也可以选择高营养好吸收的流质食物少量多次的注射喂食。
2、肝脏是机体静止时的主要产热器官,在肝功能受损时,机体产热量会降低,所以要注意给猫咪保暖。另外,由于患猫有时会表现出脆皮综合征,皮肤极易受损,因此在日常护理中也要注意保护它的皮肤。
3、脂肪肝的治疗过程也比较漫长,一般在六周左右的时间,猫咪的食欲就会有所恢复,所以主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猫咪恢复正常饮食之后,还要谨防脂肪肝复发,尽量避免猫咪出现应激。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向在线宠物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