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纹蛙
为了保护虎纹蛙的健壮成长,在豢养它们时要即时扫除残食、粪便,调换池水,维持水质新颖,缩小疾病的爆发。情况卫生是保护其健壮的第一步,饮食也是最闭头的,天然,这些央求都是取决于虎纹蛙的成长胜利的主要前提。底下咱们领会一下豢养虎纹蛙的豢养常识。 投喂的蛙料粒径巨细以能一口吞噬为宜;蛙料外表光润,吸水软化快,没有含过多的盐、油脂和异味,饲料养分周到,卵白质含量在38%以上。 干佳防暑和越冬处事,炽热时要采用加水,搁水葫芦人池,搭遮阳棚,喷施冷水等方式落温,而冬季水温落矮要注重保温,预防冻伤。 虎纹蛙有大吃小的陋习,应一次性搁脚共规格的蛙数,豢养2~3个月后要把个别大的离启。 因为商场的须要,只靠简单、悲观的维护办法是难以处理问题的。主动地摸索虎纹蛙的人为养殖技巧,展启人为养殖,满脚商场须要以协共维护办法,才是主动的、二全其美的良策。为此,虎纹蛙的人为养殖钻研已有展启,截止标明,虎纹蛙反常快,成长赶快,并且没有需驯化便不妨接收停止的食物,人为成长很简单,是一种适于养殖的经济动物。 虎纹蛙的成长期为5~8月,蛰伏清醒后,立时举行成长运动。它在水中举行体外受精,卵孵化后成为蝌蚪,具备一系列符合水中生计的幼体特性,并且跟着发育阶段的没有共,形态特性也随之而变革,蝌蚪通过反常发育为蛙,而后再变化到大陆生计,所以它的生计史包罗卵、蝌蚪和蛙三个阶段。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田鸡怎么养
田鸡学名虎纹蛙,又被人们叫做水鸡,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有亚洲之蛙之称。目前可以依法进行人工饲养,那么,田鸡怎么养?
一、孵化时期
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二、蝌蚪时期
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差,随着个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因此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白粉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药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三、幼蛙时期
蝌蚪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
四、成蛙时期
成蛙池一般以30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11.2m。池内陆地杂草丛生(也可种农植物),有进出水口,要建立防逃墙,高度1.5m左右。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成蛙的饵料和幼蛙一样,但投喂量较大,56月投5%,78月投20%。
田鸡的每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和注意事项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大家在养殖时一定要分池进行。
虎纹蛙的人工饲养
虎纹蛙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温度在4℃以下或35℃以上时,易引起死亡。温度低于12℃时即停食开始冬眠,春季温度上升到16℃时结束冬眠。当年的蝌蚪经6个月(5月~10月)饲养就可长至150g左右。虎纹蛙的营养和肉质可与野生棘胸蛙相媲美,现野生棘胸蛙数量较少,人工养殖较难,只有虎纹蛙可替代。 1.场地选择:应选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便于管理之处,面积以20平方米为佳。
2.越冬池:建造时保水性一定要好,否则冬季干旱水位较低、池水干涸时,会造成虎纹蛙因缺水或受冻害而大量死亡。在闽北地区最好还要搭建保温棚,但不一定要加温。最好用水泥池,深度要求在1.5m以上,水位保持在1m左右,池中间建一个占总面积1/4左右的休息平台,或另做浮于水面的简易休息台。池底要放一些供隐蔽的设施,如稻草、瓦砾、毛竹筒等,以供虎纹蛙躲避和冬眠。
3.产卵池、孵化池:面积最好2平方米,这样可少放几组亲蛙以免互相干扰,亲蛙产完卵后捕起可做孵化池。该池池深1.5m左右,水位可根据需求而调节,即0.2~1m。有条件最好建水泥池,若建土池,四周和底部要用塑料薄膜封好,池内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时要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亲蛙产卵和受精卵孵化。
4.蝌蚪池、池:采用级梯式或斜坡式,高低落差0.2~0.3m左右,这样,池子随着蝌蚪而逐渐降低水位,落出部分陆地供已的幼蛙栖息。
5.幼蛙、成蛙养殖池:有条件可建水泥池,如果用土池则池壁要衬上一层塑料薄膜,池的一端略高于另一端,便于排水清洗。养幼蛙时较高的一端可不淹水而作饵料台使用,池深0.5m左右,但四周要有高1m的围墙或围网,围网应向池内稍倾斜以防逃逸。 1.青蛙的培育:经过一个冬眠,到开春即4月上旬,温度上升到16℃以上时,亲蛙就要开始觅食,此时要投喂鲜活饵料蚯蚓、蝇蛆等,让亲蛙近快恢复体能,以利下一阶段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繁殖、孵化技术是虎纹蛙养殖的关键技术,水温上升到16℃以上时要作好繁殖前的准备,也就是将建好的产卵池、孵化池进行消毒,而后注人清水,最后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好水温。一切准备好后即可将亲蛙从越冬池移出,移出后先用5mg/L的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然后移人产卵池。产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温在20℃以上。正常情况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对产卵,若亲蛙成熟较好、气温较高,常常是在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16小时就全部产卵。产卵池每天上午8点以后要注意观察,当卵团充分吸水膨胀就捞出移入孵化池。受精卵孵化时最适温度25℃,同时要有充足的氧气,在孵化时最好让受精卵浮在水中,如果沉入水底,要将受精卵移动,以免与池底粘连,导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响孵化率。
3.饲喂技术: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饵料优质多样化。投饵量随蝌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日投饵2次,前期以人工培养的浮游动物、鸡蛋黄为主,中、后期以红虫为主。刚的幼蛙,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活,此时应投活饵,如蚯蚓、蝇蛆等,5~7天后逐渐改喂切碎的鱼肉了、蚌肉、螺蛳肉等,再慢慢加入蛙料,最后完全过渡到喂养蛙料。定点投饵,在池底向排水口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积1/4~1/5的陆地作为投饵处或设固定的饲料台,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 1.虎纹蛙有大吃小的恶习,应一次性放足同规格的蛙数,饲养2~3个月后要把个体大的分开。
2.虎纹蛙白天穴居,因此应在池内设置隐蔽场所,如种植水生植物或在池底放入瓦砾、竹筒。幼蛙期最怕惊动、强光,对周围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因此在幼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边环境的安静,白天要采取遮阳措施,避免强光和曝晒。
3.及时清除残食、粪便,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减少疾病的发生。
4.投喂的蛙料粒径大小以能一口吞食为宜;蛙料表面光滑,吸水软化快,不含过多的盐、油脂和异味,饲料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在38%以上。
5.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炎热时要采取加水,放水葫芦人池,搭遮阳棚,喷施冷水等方法降温,而冬季水温降低要注意保温,防止冻伤。 1.红腿病
症状:发病个体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有带血的黏液。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
防治:(1)将病蛙捞出集中在一个池内,用庆大霉素浸泡,用药量约50~150mg/L,每天1次,连续3天;(2)若蛙仍能摄食,可在饲料中加拌抗生素,同时添加护肝用等药物,连续投喂3天。
2.气泡病
症状:一般发生在蝌蚪期,腹部肿大,消化道内聚集大量气泡。
防治:控制池中水生生物量,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另外,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15g/立方米。
3.胃肠炎
症状:病蛙食量明显下降或停止摄食,在池中瘫软无力,捕起时缩头弓背,解剖可见胃外表有树枝状充血,胃粘膜出血,肠道外表发红,胃肠空。
防治:在饲料中添加盐酸黄连素4g/kg饲料或氟呢酸2g/kg饲料。
4.敌害
蝌蚪期敌害主要是昆虫,幼蛙期、成蛙期主要敌害是蛇和鼠。
预防:(1)把好进水关,进水口要用筛绢网伸到过滤,严防敌害生物的虫卵或幼虫随水入池。(2)养殖池四壁要光滑,防止敌害生物栖息繁殖。也可在养殖池外兼养一些鹅、猫之类的家禽、畜,来驱逐和消灭蛇、鼠等敌害。
虎纹蛙可以人工养殖吗
虎纹蛙可以进行人工养殖,但是养殖之前必须要取得经营许可证。
虎纹蛙的人工养殖始于1998年,主要在海南省。目前多采用水泥池饲养,具有高产、高效、易养的特点。但商品虎纹蛙价格的变幅莫测。
虎纹娃生态养殖是根据生物食物链原理,选择稻、萍、鱼、鳖、蛙等最佳生物种群组合,以低成本、高产量,取得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学养殖方法。
虎纹蛙生态养殖式,是利用稻田养殖虎纹蛙,虎纹蛙消除了水稻虫害,蛙粪满足了水稻和细绿萍所需肥料,细绿稗补充鱼类饵料,水稻为虎纹蛙提供了天然的荫蔽场所,各得其所。
放养鱼类,一是可以消除稻田杂草,二是繁殖幼鱼作为虎纹蛙的天然饵料,鳖可消除稻田中病死鱼、蛙。这种最佳生物群体组合,高产高效,开创了稻谷无公害种植法的先例,是我国首例虎纹蛙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养殖环境条件
虎纹蛙养殖场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冬暖夏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影响的山区稻田。建场时要注重通风向阳,安装好电力保障。
蛙池可一池多用,长方形,一条边长为3米为宜,面积10-60平方米(产卵池面积宜小些),池高度1米,用水泥空心砖切成,池壁的内底边高出池底25-30厘米,宽20-25厘米,形似田埂。池底一端略高10-15厘米,形成坡度,用尼龙薄膜铺好,保持最大水深15-30厘米。
蛙池为平面布置,两边池,中间路,蛙池外搭建大棚,用于越冬保温和避暑降温。蛙池安装的进排水系统进行水位,确保水位按需,管口用20-30目聚乙烯网封住。
田鸡是什么东西
田鸡学名虎纹蛙。
又叫做水鸡、青鸡、虾蟆等,是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的物种。体长能达到12厘米左右,体重能长到半斤到一斤不等,雌性比雄性大,有亚洲之蛙的称号。田鸡的特点是长了一身虎纹,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腹部的一面是白色的,有不规则的斑纹。
田鸡属于水栖蛙类,常生活于丘陵地带的水田、沟渠、水库、池塘、沼泽地等处,以及附近的草丛中。虎纹蛙的食物种类很多,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虫为食,约占食物量的36%,其他包括半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的昆虫、蜘蛛、蚯蚓、多足类、虾、蟹、泥鳅,以及动物尸体等。
田鸡的人工养殖
饲料管理:田鸡的饲料应该选择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同时,应该根据田鸡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来合理配比饲料,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足。
环境管理:田鸡需要一个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养殖场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饮水和饲料,避免田鸡感染疾病。
疾病防治:田鸡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如禽流感、鸡瘟等。养殖者应该定期对田鸡进行检查和防疫,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繁殖管理:田鸡的繁殖需要注意选种、配对、孵化等方面的管理。选种应该选择健康、体型良种鸡,配对应该根据品种和血缘关系进行合理搭配,孵化应该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孵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