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土地承包纠纷法院不受理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关于土地补偿费数额的民事诉讼。但法院应当受理承包合同纠纷、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土地经营权侵权纠纷、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纠纷、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和土地经营权继承纠纷。
法律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土地承包纠纷法院不受理的情况如下: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
2、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承包合同纠纷;(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三)土地经营权侵权纠纷;(四)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纠纷;(五)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六)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七)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八)土地经营权继承纠纷。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承包合同纠纷;(二)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三)土地经营权侵权纠纷;(四)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纠纷;(五)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六)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七)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八)土地经营权继承纠纷。
拓展延伸
土地纠纷解决费用预估及相关因素
土地纠纷解决费用的预估涉及多个因素。首先,律师费用是其中一个主要成本,律师通常会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争议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来确定收费标准。其次,诉讼费用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法院费用、调查取证费用和诉讼保全费用等。此外,还可能涉及专家鉴定费用、证人费用以及可能的调解或仲裁费用。最后,地区和法律制度也会对费用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的法院费用标准和律师收费水平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具体的土地纠纷解决费用预估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评估。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费用预估信息。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土地承包纠纷法院不受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补偿费数额纠纷。法院应受理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侵权、土地经营权侵权、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承包经营权继承、土地经营权继承等纠纷。解决土地纠纷费用需考虑律师费、诉讼费、专家鉴定费、证人费等因素,具体费用预估需根据案件情况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 第三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分期开发房地产的,分期投资额应当与项目规模相适应,并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按期投入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由市、县人民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出让的每幅地块、用途、年限和其他条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城市规划、建设、房产管理部门共同拟定方案,按照国务院规定,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实施。
直辖市的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使前款规定的权限,由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第二十八条 举办乡镇企业,其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土地,凡有荒地、劣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好地。
举办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用地批准手续和土地登记手续。
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连续闲置两年以上或者因停办闲置一年以上的,应当由原土地所有者收回该土地使用权,重新安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