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判决依据及刑罚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01条和第14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减刑罪的行为将受到惩罚,判决可能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犯罪者应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构成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的;被违法减刑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违法减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等。构成徇私舞弊减刑罪一般会怎么判?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
司法工作人员拘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判决方式及相关法律规定
徇私舞弊减刑罪是指在减刑过程中,律师、法官或其他相关人员出于私利目的,违反法律规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操作,以获得减刑的不当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构成徇私舞弊减刑罪的行为,司法机关将依法严惩。判决方式主要取决于具体案件的情况和证据的充分性。通常,法院会对涉案人员进行深入调查,收集证据,以确保公正审判。如果被判定有罪,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刑罚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量刑,可能包括罚款、有期徒刑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司法机关将严格依法处理此类犯罪行为,以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
结语
徇私舞弊减刑罪是指在减刑过程中,律师、法官或其他相关人员出于私利目的,违反法律规定,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减刑的不当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的规定,构成该罪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将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和证据的充分性进行判决,严格依法处理此类犯罪行为,以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修订):第七章 法官的职业保障 第五十五条 法官的职业尊严和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法官及其近亲属打击报复。
对法官及其近亲属实施报复陷害、侮辱诽谤、暴力侵害、威胁恐吓、滋事骚扰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从严惩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四十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