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定金合同约定违约金时,违约时只能主张定金罚则或违约金。定金与违约金的区别在于,定金是担保债权实现的独立形式,而违约金是违约行为的赔偿约定。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根据损失情况,违约金可以增加或减少。因此,该条款规定的违约金主要是赔偿为主、惩罚为辅。
法律分析
一、定金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吗
定金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的,定金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出现合同违约时,只能主张定金罚则或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担保】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五百八十八条【违约金与定金竞合时的责任】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二、定金与违约金有什么区别
定金与违约金有如下几点区别:
第一,定金是以确保债权实现为目的,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担保形式存在,而违约金只是出现违约行为的一种赔偿约定。
第二,定金一般是在合同履行前交付,交付后才生效;违约金是在违约行为发生后基于双方合同约定产生,不事先支付。有赔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两种。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因此,该条款所规定的违约金,实质上系以赔偿为主,惩罚为辅。合同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结语
定金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是作为债权的担保,而违约金是对违约行为的一种赔偿约定。定金一般在合同履行前交付,而违约金是在违约行为发生后产生。根据约定,违约金应当合理,不低于造成的损失但也不能过分高于损失。因此,合同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