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房产公证程序、费用以及情况的区分。公证处的办理程序和所需手续略有不同,建议当事人咨询房屋所在地公证处。婚前已取得产权证、居住在父母房屋或承租公房、已交付全部房款或按揭购房的情况下,不需要公证。但若婚前一方出资购房且手续在对方名下,或双方共同出资购房,公证是必要的,可以明确各自占有房产的比例。
法律分析
婚前房产公证怎么做,主要内容如下:
(一)婚前房产公证程序、婚前房产公证费用
1、办理婚前房产公证属于公证处的业务,各公证处的办理程序及所需要的手续略有不同。
2、因此建议当事人到房屋所在地公证处去咨询婚前房产公证的程序。
3、没有取得房产证的,可以咨询公证处能否办理,如果办不了,建议办理日后房产归属协议的公证。
(二)婚前房产不需要公证的情况
1、婚前一方已经取得产权证的。现在的民法典规定婚前的财产永远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会因结婚达到一定年限而转变为夫妻共同财产。
2、婚后所住房屋为自己父母的房屋或是承租的公房,判决标准是以房屋产权证为准。这种情况下房子在谁名下就是谁的财产,所以离婚时该住房不是夫妻共同财产,不能分割。
3、婚前已经交付了全部房款,婚后才能拿到房产证的。这种情况并不以拿到房产证的日期来界定房产的归属。
4、婚前按揭购房,已办理了贷款手续,购房合同和银行的贷款合同都是以自己名义签的。这种情况下,房产是婚前个人财产,但婚后所还贷部分是夫妻共同财产,应补偿给对方一半,要注意的是,补偿的一半也仅是婚后还贷的钱,它仅限于本钱,并不包括房屋升值部分。
(三)婚前房产需要公证的情况
1、婚前,一方出资购房,对方不出资,但购房合同、交款发票等手续全在对方名下的。
2、婚前双方(包括双方家里均有出资的情况)共同出资购房的。
3、公证为共同财产的,可以写明各自占有整个房产的比例,可以各占50%,也可以根据出资比例确定。
结语
婚前房产公证,程序和费用因公证处而异。建议当事人咨询房屋所在地公证处。若无房产证,可咨询是否可办理,否则办理房产归属协议公证。婚前产权证属个人财产,不变共同财产。父母房屋或租房不分割。全额付款后拿产权证不界定归属。按揭购房需签订贷款合同,婚后还贷部分共同财产,应补偿一半。出资购房合同在对方名下或双方共同出资,需公证并确定各自比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四百四十九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章 居住权 第三百六十七条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