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员工不能从事原工作且不能胜任新工作,单位可提前30天通知并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在医疗期满后,员工既不能从事原工作又不能胜任单位另外安排的工作的,单位可以提前三十天以书面方式通知劳动者并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拓展延伸
员工患病住院期满后公司是否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患病住院期满后,公司通常不能随意终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员工因病住院期间,享受医疗期的保障,医疗期通常不得超过12个月。如果员工的医疗期满后仍然需要住院治疗,公司应该尊重员工的权益,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只有在极特殊情况下,例如员工的病情无法治愈,或者员工的病情严重影响工作能力,经过医疗鉴定并经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考虑终止劳动合同。否则,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可能构成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公司在员工患病住院期满后,应该妥善处理,尊重员工的权益,合法合规地履行劳动合同。
结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患病住院期满后,公司应该尊重员工的权益,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过医疗鉴定并经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考虑终止劳动合同。否则,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可能构成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公司在员工患病住院期满后,应该妥善处理,尊重员工的权益,合法合规地履行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四条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