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加班需支付不低于正常工时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加班需支付不低于正常工时200%,法定休假日加班需支付不低于正常工时300%的工资报酬。日工资基数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不定时工作制岗位可不支付加班工资。延时加班是为了保障劳动生产,劳动者应得到经济补偿,通常体现为加班费用支付。
法律分析
一、延时加班的规定是怎样的?
延时加班的规定是《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二、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
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以一个约定月薪为1500元的职工为例,他的日加班基数就是1500元除以21.75天即69元;如果企业安排他在5月1日加班,则应支付其不低于69元的3倍即207元的加班工资。
5月2日加班,单位首先应安排补休,否则须支付两倍的日工资基数。
此外,对于经过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以在明确工作量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休息时间的“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关于延时加班工资怎么算的法律解答,由上文可知,如果用人单位在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正常工时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在当代社会延时加班的这种情况还是存在的,因为很多状况之下工作确实完成不了,如果劳动生产不能够继续的进行的话,那么整个公司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劳动者工作完之后也会得到一定的补偿,一般情况下都是体现在经济补偿,也就是加班费用支付。
结语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延时加班需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根据不同情形,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正常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至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应支付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三倍的加班工资。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延时加班的补偿是对劳动者付出的补偿,确保劳动生产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总则第六条【集体协商机制】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特别规定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