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方法及其变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07 22:36:37
文档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方法及其变化

正确把握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主要在于实际履行能力;合同诈骗与一般诈骗的区别在于犯罪时问不同和犯罪手段不同;诈骗数额以实际骗取数额为准,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法律分析;1、正确把握立案标准,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构成合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骗取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查明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或者骗取的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就不构成犯罪,只能按合同纠纷处理。2、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推荐度:
导读正确把握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主要在于实际履行能力;合同诈骗与一般诈骗的区别在于犯罪时问不同和犯罪手段不同;诈骗数额以实际骗取数额为准,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法律分析;1、正确把握立案标准,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构成合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骗取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查明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或者骗取的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就不构成犯罪,只能按合同纠纷处理。2、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正确把握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主要在于实际履行能力;合同诈骗与一般诈骗的区别在于犯罪时问不同和犯罪手段不同;诈骗数额以实际骗取数额为准,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法律分析

1、正确把握立案标准,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构成合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骗取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查明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或者骗取的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就不构成犯罪,只能按合同纠纷处理。

2、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二者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并且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前也可预料其没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在合同订立时有履行能力,但在签订合同后,由于种种事由而丧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却仍然以上述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应当作为合同诈骗犯罪。但如果是本来有履行能力或本来可以有履行能力,签订合同后虽经努力,却仍然由于某些原因无力履行的,则应作为合同纠纷处理。

3、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诈骗行为,都有诈骗的故意。区别的关键在于:

(1)犯罪时问不同。本罪发生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而一般诈骗罪没有具体的时间、条件的限制。

(2)犯罪手段不同。本罪的行为方式是特定的,即刑法中具体规定的五种方式之一;而一般诈骗罪却没有具体的行为方式限制。

4、关于诈骗数额的计算

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结语

正确把握立案标准,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合同诈骗罪的构成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明确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和客观上达到数额较大的财物骗取。若无非法占有目的或骗取数额不达标,应按合同纠纷处理。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关键在于实际履行能力的有无。若事先无履行能力或事后丧失履行能力,仍以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方式诱骗他人签订和履行合同,则应视为合同诈骗犯罪。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在本质上都是诈骗行为,但发生时间、犯罪手段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计算诈骗数额时,应以实际骗取数额为准,同时考虑合同标的数额作为量刑情节的参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第十二条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第五条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第八条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文档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方法及其变化

正确把握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主要在于实际履行能力;合同诈骗与一般诈骗的区别在于犯罪时问不同和犯罪手段不同;诈骗数额以实际骗取数额为准,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法律分析;1、正确把握立案标准,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构成合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骗取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查明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或者骗取的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就不构成犯罪,只能按合同纠纷处理。2、正确区分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