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期内解除劳动关系属违法,需支付赔偿金和医疗补助金;医疗期后无法工作,解除劳动关系合法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金;未签劳动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法律分析
劳动者在工作中突然生病住院的,享受医疗期,医疗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属于违法解除,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和医疗补助金;
劳动者享受的医疗期结束后,仍然无法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合法,但是仍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金。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拓展延伸
员工未签合同,因病住院,是否仍享有相应的权益和保障?
当员工未签合同但因病住院时,他们仍然享有相应的权益和保障。根据劳动法规定,无论是否签订合同,员工与雇主之间仍存在劳动关系。因此,员工有权获得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其他相关福利待遇。此外,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应该承担支付员工病假期间的工资,以确保员工在病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员工可以向雇主提供相关医疗证明和病假证明,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相应的权益和保障。如果雇主拒绝履行义务,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总之,员工在未签合同但因病住院时,仍然享有相应的权益和保障。
结语
总之,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在未签合同但因病住院时仍然享有相应的权益和保障。无论是否签订合同,员工与雇主之间仍存在劳动关系,雇主应承担支付员工病假期间的工资,并提供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福利待遇。如雇主拒绝履行义务,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在需要时寻求法律援助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以确保获得应有的补偿和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