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权罪是指违反商标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可处有期徒刑或罚金。
法律分析
侵犯商标权罪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违反商标法规,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破坏商标管理制度,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商标侵权罪的法律适用与实践探析
商标侵权罪是指在商业活动中,未经商标权人许可,擅自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可能导致混淆的行为。商标侵权罪的法律适用与实践探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商标侵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商标的注册性质、使用行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违法性等。其次,需要分析商标侵权罪的刑事责任,包括刑事处罚的种类和量刑标准等。此外,还应关注商标侵权罪的证据要求和证明难点,如商标的相似性比较、使用行为的证据收集等。最后,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商标侵权罪的司法解释和裁判实践,以及相关法律的适用问题。通过对商标侵权罪的法律适用与实践的探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规定,保护商标权益,促进商业诚信和市场秩序的维护。
结语
商标侵权罪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指违反商标法规,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破坏商标管理制度,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严重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商标侵权罪的法律适用与实践涉及构成要件、刑事责任、证据要求等方面,需要充分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规定,以保护商标权益,维护商业诚信和市场秩序的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第二百一十五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八章附则第七十三条本法自1983年3月1日起施行。1963年4月10日国务院公布的《商标管理条例》同时废止;其他有关商标管理的规定,凡与本法抵触的,同时失效。
本法施行前已经注册的商标继续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五章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第四十五条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
商标评审委员会收到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申请后,应当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并限期提出答辩。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商标裁定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商标评审委员会在依照前款规定对无效宣告请求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在先权利的确定必须以人民法院正在审理或者行政机关正在处理的另一案件的结果为依据的,可以中止审查。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恢复审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