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责任。如监护人尽责,可减轻其责任。精神病人如有财产,先从其财产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单位除外。
法律分析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如果精神病人有财产的,先从其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其监护人适当赔偿,但时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拓展延伸
员工精神病赔偿权益:法律保障与索赔指南
员工精神病赔偿权益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根据法律,如果员工在职场工作中患上精神病,他们有可能有权获得赔偿。然而,具体的赔偿金额和条件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具体案件而异。通常情况下,员工需要提供医学证明和相关证据来证明精神病与工作环境有关,以及工作环境对其健康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此外,员工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程序和索赔流程。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可以解释法律条款、提供法律意见,并帮助员工准备和提交索赔文件。记住,每个案件都是独特的,所以建议您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
精神病赔偿权益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根据法律,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如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则可以适当减轻其责任。如果精神病人有财产,应先从其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然而,员工精神病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条件因地区和案件而异。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请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了解相关法律程序和索赔流程,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妥善维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四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接到申请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决。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主张有关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后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