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对非法集资类犯罪进行了界定,包括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其处罚分别考虑诈骗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包括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
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上没有非法集资罪这一罪名,但通常所说的非法集资类犯罪包括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前者的处罚包括判处一定期限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定数额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后者的处罚包括判处一定期限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一定数额罚金。前述两个罪名的具体量刑均需根据诈骗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程度确定。
拓展延伸
非法集资罪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法律制度
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手段,组织、领导、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法集资罪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方面,犯罪嫌疑人或被判定有罪的人将面临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民事责任方面,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并可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如金融监管制度、非法集资打击机制等,以加强对非法集资行为的打击和预防。这些法律责任和制度的建立,旨在维护金融秩序和保护公众利益。
结语
我国刑法上虽然没有非法集资罪这一罪名,但通常所说的非法集资类犯罪包括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这两种罪名的处罚将根据诈骗数额大小以及情节严重程度确定。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旨在加强对非法集资行为的打击和预防,以维护金融秩序和保护公众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