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直接侵权行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以及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2、间接侵权行为: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例如,行为人知道有关产品系只能用于实施特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零部件、设备等,仍然将其提供给第三人以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3、假冒专利的行为: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
4、其他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了5种不构成侵权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不能举证以此作为抗辩理由的,应当认定行为人构成专利侵权,并依法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十五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