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书和判决书的区别在于适用条件、体现意志、内容格式和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调解书和判决书在法律效力上是一样的,但具体保障程度取决于内容和立场。调解书可以强制执行,但需要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执行期限为两年。
法律分析
一、法院调解书和判决书有啥区别
法院调解书和判决书区别如下:
1.适用的条件不同。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自愿、合法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而予以认可时适用的法律文书。民事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经过审理,就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2.体现的意志不同。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合法的前提下,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着重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民事判决书主要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的国家审判的权力。
3.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不同。民事调解书的格式较为简单;内容扼要;民事判决书的格式较为复杂、且内容详实。
4.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一审民事判决书在送达当事人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超过了法定的上诉期限,当事人不上诉的,才发生法律效力。
二、调解书和判决书哪个更有保障
首先,调解书和判决书都有法律效力,从法律效力来讲是一样的。
好与不好,看具体内容和角度立场。
法院的调解也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之上的,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意见,人民法院就需要出具调解书。
三、调解书可以强制执行吗
调解书可以强制执行,但需要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提出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调解书执行
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的执行,适用本编的规定。
第二百三十六条执行开始方式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结语
调解书和判决书在适用条件、体现意志、反映内容和格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等方面存在区别。从保障性来看,调解书和判决书都具有法律效力,但具体好坏要根据内容和立场来评判。调解书可以强制执行,但需要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民事判决书和调解书都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中止和中断执行的情况适用相关诉讼时效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一条 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
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