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妨害公务罪侵犯的是公共的正常服务秩序,而不是特定的具体个人,在妨碍公务行为中受伤害的属于证人。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妨害公务罪时,如果证据显示在依法执行公务遭遇暴力抗法,致使人身权利受到损害的,会将受伤害的作为受害人处理,并向其发送委托代理人通知书,告知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一、暴力袭击应该怎么判刑?
暴力袭击涉嫌妨害公务罪。行为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应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使用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暴力袭警罪一般判刑多长时间
袭警罪不存在。要么判断故意伤害,要么妨碍公务,要么数罪并罚。这主要取决于对造成的损害。人身伤害越大,刑期越长。
妨碍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的方式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机关、机关依法执行任务,虽然不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主观上限于故意,即行为人必须知道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并受到阻碍,才能构成本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款。
三、妨害公务如何量刑
妨害公务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是其主要客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人身权利是其随机客体。阻碍执行工作的人员执行公务,还必须造成严重的后果,才构成此种行为方式的本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妨害公务罪是违法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