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通知事故处理岗位民警和相关单位救援人员、车辆赶赴现场,并调派足够警力赶赴现场协助救援和维持秩序;属于上报范围的,立即报告上一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并通过本级机关报告当地;
一、事故处理步骤
1、受理报案
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
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
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
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
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6、向起诉
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提起民事诉讼。
二、事故处理原则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4、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三、交通事故处理赔偿流程如下:
1、保护事故现场,抢救伤员,迅速报案;
2、定损修理。因保险事故导致的车辆所有损失在修复之前,须经保险公司定损,以核定损失项目及金额;3、提交索赔单证,领取保险赔款。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第二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应当遵循事故处理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和事故预防对策研究。
第三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实行分级负责、专人办案、领导审批制度。对造成人员死亡的和其他疑难、复杂案件应当集体研究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