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量刑及法律依据。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章与伪造印章的区别在于单位不同,公章单位为国家机关,而印章单位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法律分析
一、一般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是怎么量刑的
1、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量刑一般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印章,是指国家机关刻制的以文字与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或专用章。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伪造公章和伪造印章罪的区别是什么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伪造公章与伪造印章的区别主要是印章的单位不同,公章的单位主要是指国家机关,而登记单位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拓展延伸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法律适用与量刑准则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是指故意伪造、使用伪造的国家机关印章,以达到欺骗、误导他人或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对于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法律适用与量刑准则,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伪造的印章种类、使用目的、伪造程度、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等。一般情况下,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属于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可能会被判处刑罚,如拘役、有期徒刑等。具体的量刑则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等因素。量刑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惩罚犯罪分子,同时也要考虑到犯罪分子的社会危险性、悔罪表现等。因此,在具体案件的审理中,法官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结语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量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一般情况下,犯此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章与伪造印章的区别在于印章的单位不同,公章单位为国家机关,而印章单位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法(1982): 第二条 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实行总理负责制。总理领导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修正):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十四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修正):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八节 人民和人民 第一百三十 最高人民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