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缓刑会监控微信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02 21:49:28
文档

缓刑会监控微信吗

法律分析:一般不会对当事人的通信进行监控,但是缓刑考验期内,必须遵守相关部门的要求,比如不许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手机号码不许换等,因为有系统实时监控,一旦出了管控范围就报警,手机需要24小时开机,打电话2次不接就警告,次数多了可以直接收监。对于缓刑人员,如果微信内容涉及刑事案件,特别是重要的刑事案件侦查线索,县级以上机关是可以对这个手机号码采取技术侦查手段,追踪手机的位置,监听通话,拦截短信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推荐度:
导读法律分析:一般不会对当事人的通信进行监控,但是缓刑考验期内,必须遵守相关部门的要求,比如不许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手机号码不许换等,因为有系统实时监控,一旦出了管控范围就报警,手机需要24小时开机,打电话2次不接就警告,次数多了可以直接收监。对于缓刑人员,如果微信内容涉及刑事案件,特别是重要的刑事案件侦查线索,县级以上机关是可以对这个手机号码采取技术侦查手段,追踪手机的位置,监听通话,拦截短信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法律分析:一般不会对当事人的通信进行监控,但是缓刑考验期内,必须遵守相关部门的要求,比如不许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手机号码不许换等,因为有系统实时监控,一旦出了管控范围就报警,手机需要24小时开机,打电话2次不接就警告,次数多了可以直接收监。

对于缓刑人员,如果微信内容涉及刑事案件,特别是重要的刑事案件侦查线索,县级以上机关是可以对这个手机号码采取技术侦查手段,追踪手机的位置,监听通话,拦截短信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文档

缓刑会监控微信吗

法律分析:一般不会对当事人的通信进行监控,但是缓刑考验期内,必须遵守相关部门的要求,比如不许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手机号码不许换等,因为有系统实时监控,一旦出了管控范围就报警,手机需要24小时开机,打电话2次不接就警告,次数多了可以直接收监。对于缓刑人员,如果微信内容涉及刑事案件,特别是重要的刑事案件侦查线索,县级以上机关是可以对这个手机号码采取技术侦查手段,追踪手机的位置,监听通话,拦截短信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