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动车在正常使用时,若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机动车一方需承担10%责任。然而,若事故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引起,机动车一方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正常使用的时候,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机动车一方要承担10%的责任。
但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汽车事故中驾驶员责任界定及相关法律规定
在汽车事故中,驾驶员的责任界定及相关法律规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驾驶员在道路交通中具有重要的安全责任。如果发生汽车事故导致行人死亡,驾驶员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驾驶员是否违反交通规则、是否存在过失行为等。法律通常会对驾驶员的行为进行评估,并根据其过失程度来确定责任。一般来说,如果驾驶员存在明显的过失行为,如酒驾、超速等,他们将被认定为主要责任人,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如果事故是由行人自身的违规行为导致,驾驶员的责任可能会减轻或免除。因此,在处理汽车事故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法进行责任界定。
结语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承担责任的比例为10%。然而,如果事故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则不承担赔偿责任。在处理汽车事故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法确定责任界定。驾驶员的过失行为和行人的违规行为都将影响责任的划分。因此,对于汽车事故的处理,必须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公平公正的法律裁决。
法律依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