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编制的概念及其分类,包括行政编制、事业编制、银行编制和公益性岗位。接着,文章讨论了军人转业的问题,指出士官想进入公务员队伍需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转业安置考试并排名,而军官转业则需要面对二次择业的问题。文章还提到了军官转业到企业的问题,大多数军官都能够安置到较为理想的单位,但是想落实和部队同样的职务则不可能。
法律分析
一、编制
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银行编制以及公益性岗位。
二、军人转业有编制吗
士官想进公务员队伍
1、不满十年还是要和现在普通招录公务员一样考。
2、满十年的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转业安置考试,要排名的。士官就是以前的志愿兵分为初级:1、2级;中级:3、4级;高级:5、6级。士官是兵不是官。就算是高级士官三四十岁了,在部队还要听从直接首长军官的领导,当然作为老兵,特别是中级以上的在部队还是很受尊敬的,一般小军官都敬他三分。高级士官往往一个师旅级单位才那么几个。
三、军人转业
绝大多数的军人都要面临转业,也就是说的确都要二次择业,这也是目前军人可以说很头疼的问题,而且我国现阶段的军转安置压力非常大,所以很多人想方设法找关系进入好的单位,但是现在我国虽然说安置压力大,但是军官一般都能够全部安置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对于企业是不予安置的,因为安置到企业非常麻烦,如果涉及到改制问题很多,所以说大多数军官都能够安置到较为理想的单位,但是想落实和部队同样的职务,这就不可能了。
拓展延伸
军人转业安置压力
军人转业安置压力是指军队中的退役军人由于战争、改革等原因,需要从军队中转业到地方社会中就业,从而给这些退役军人带来的压力和不利影响。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就业市场的竞争,还来自于社会对军人的期望和刻板印象。
从法律角度来看,军人转业安置压力涉及到多个方面。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了国家应该促进就业,扶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提供就业服务。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仍然存在歧视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现象,这种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
其次,《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了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原则和程序,但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违规操作、不按政策规定办事的情况,这给退役军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法律规定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军人的合法权益。例如,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军队转业干部可以享受与公务员同等的待遇,同时加强了军队转业干部的权益保护。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政策,如创业贷款、税收优惠等,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军人转业安置压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解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扶持和服务,同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行事,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士官想进入公务员队伍,需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转业安置考试并排名,而军官转业则需要二次择业,军官一般能够安置到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但大多数企业不予安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国家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设立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为退役军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五章 军官的现役和预备役 第三十五条 军官服现役和服预备役的最高年龄,依照其他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第十章 附 则 第八十五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