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双薪和年终奖是不同的,年终双薪是工资的一部分在年底集中发放,而年终奖是企业根据全年绩效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两者在纳税和离职时的权益处理上存在差异。
法律分析
合法,主要看单位的具体规定。
年终双薪就是年终奖吗
由于目前年终双薪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年终奖发放形式,许多人便简单地把“年终双薪”和“年终奖”等同起来,从法律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误读。
虽然“年终双薪”和“年终奖”都属于广义上的劳动报酬,但两者界限却很明显:“年终双薪”是指年底最后一个月发放两倍于平时数额的工资,从性质上讲属于工资,只是数额上是平时的两倍而已,这相当于把劳动者每月收入的一部分,积累下来放在年末集中发放。至于“年终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中将其解释为全年一次性奖金,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属于奖金性质,是企业对员工全年工作的犒劳。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年终双薪”和“年终奖”需按不同的方法来纳税,可见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而对劳动者来讲,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明确规定的“年终双薪”可以使劳动者在未到年终而提前离职的情况下,有权要求获得相应比例的年终双薪(譬如已工作10个月的,可要求发放5/6),而“年终奖”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规定发放。
拓展延伸
请事假期间是否应该扣除年终奖款项?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对于员工请事假期间是否应该扣除年终奖款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情况下,如果员工请事假是因为个人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工作职责,雇主可能有权扣除相应的年终奖款项。然而,如果请事假是由于合法的疾病、伤残或其他正当原因引起的,根据劳动法的保护原则,雇主通常不应该扣除年终奖款项。因此,是否扣除年终奖款项取决于请事假的原因、劳动合同中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雇主和员工应该在遵守劳动法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和沟通解决相关问题。
结语
根据法律角度来看,年终双薪和年终奖存在明显的区别。前者是指年底最后一个月发放两倍于平时数额的工资,属于工资性质;而后者是全年一次性奖金,是企业对员工全年工作的犒劳。两者纳税方法也不同。对于员工请事假期间是否扣除年终奖款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合法性主要取决于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雇主和员工应通过协商和沟通解决相关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