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抢劫银行判刑判几年?抢劫银行或金融机构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无论是否成功抢劫,只要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都构成抢劫罪。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在于保护重点、主观动机和行为手段。抢劫罪侵犯财产权益,而绑架罪侵犯人身安全,且抢劫罪常发生在同一时间、地点,获取财物是“当场的”。根据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角度,抢劫罪不应排除不动产。
法律分析
一、我国抢劫银行判刑判几年
抢劫银行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律规定,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加重处罚。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
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劫罪与绑架罪区别是什么
第一,法律保护的侧重点不同。绑架罪规定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法律更多关注的是对被绑架人人身安全受到侵犯;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中,法律更多关注的是对财产权利的侵犯。
第二,主观方面不完全相同。绑架罪可能出于勒索他人财物,也可能出于其他非经济目的等重大不法要求;抢劫罪一般是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
第三,行为手段不完全相同。绑架罪以杀害、伤害被绑架人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索要赎金或者实现不法要求,获取财物一般不具有“当场性”;抢劫罪通常是在同一时间、地点实施暴力等手段劫取财物,获取财物一般是“当场的”。
我国刑法将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一章中。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这里的“公私财产”一般只限于动产。我们认为,从有利于保护公私财产和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不宜将不动产一概排除在抢劫罪的对象之外。
结语
抢劫银行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抢劫银行的刑罚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无论是否成功抢劫到财物,只要行为人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实施了抢劫行为,都构成抢劫罪。与绑架罪相比,抢劫罪更侧重于对财产权利的侵犯,行为手段也不同。为了更好地保护公私财产和人身安全,我们应该对抢劫罪持零容忍态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