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入职日期是否包含试用期的起始日期?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02 07:48:11
文档

入职日期是否包含试用期的起始日期?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及解除条件。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双向考核期,用人单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规等。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时间,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法律分析;“合约签订后”有约定试用期的,则表示试用期开始即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正式入职前”是指尚未结束试用期之前的那段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推荐度:
导读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及解除条件。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双向考核期,用人单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规等。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时间,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法律分析;“合约签订后”有约定试用期的,则表示试用期开始即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正式入职前”是指尚未结束试用期之前的那段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及解除条件。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双向考核期,用人单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规等。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时间,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法律分析

“合约签订后”有约定试用期的,则表示试用期开始即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正式入职前”是指尚未结束试用期之前的那段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是否可以随时、无原因地辞退劳动者吗?回答是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试用期内,只有当劳动者具有下述法定情形之一时,用人单位才可以辞退劳动者: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

(6)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除上述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结语

试用期是双方双向选择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考核,劳动者也对用人单位进行评估。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时限,并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可以随时、无原因地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存在严重违规、失职等法定情形。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双方应在试用期内充分沟通、相互了解,为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打下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六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六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文档

入职日期是否包含试用期的起始日期?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及解除条件。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双向考核期,用人单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规等。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一定时间,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法律分析;“合约签订后”有约定试用期的,则表示试用期开始即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正式入职前”是指尚未结束试用期之前的那段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