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岗工资的发放应按照规定支付,不论是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还是超过一个周期,用人单位都应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如果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支付基本生活费。对于职工需要居家自我隔离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情况安排职工进行居家工作,并支付相同的工资收入。如果职工拒绝自我隔离,企业可以寻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帮助进行强制隔离。劳动者应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
一、待岗工资如何发放
企业在职工待岗期间,应按国家和本市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生活费。
按目前的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待岗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发给生活费。
二、职工待岗需要居家自我隔离情形下的工资待遇支付?
虽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安排来自重点疫区或途经重点疫区的职工复工前自行隔离,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条例,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以及前述人等的密切接触者均应进行医学观察及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因此,为严防新冠肺炎传播,用人单位可以在统计掌握职工出行情况、健康状况等信息的基础上,安排符合情况的职工进行居家自我隔离,并就居家自我隔离的期限、工资或生活费进行协商。
应注意,如果居家隔离时,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居家工作,则职工在此期间应享受与正常工作相同的工资收入;如符合需要隔离条件的员工拒绝自我隔离,仍要求返岗工作,企业可以向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寻求帮助,并请求协助进行强制隔离。
待岗就是属于还没有正式的上班,但只要非劳动者本人的原因,那么就需要按规定支付相应的报酬,便不管是如何的发放只要都需要与劳动者协商好,这样才不会因此而引起劳动纠纷,所以,劳动者的权益就需要自己个人来进行保护。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待岗期间的工资发放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规定进行。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应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则应按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对于居家自我隔离的情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与职工协商安排居家工作,并按正常工作支付工资。劳动者的权益需要个人保护,确保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