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工资不合理可向劳动局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法院起诉。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亲属或代理人可代领工资。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法律分析
职工工资不合理可以去劳动局投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处理:如何有效要求拖欠工资?
在处理劳动纠纷时,要求拖欠工资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程序。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合同、工资单、银行流水等,以证明拖欠工资的事实。其次,与雇主进行沟通,提出书面要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并在合理期限内等待回复。如果雇主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最后,如果劳动仲裁或法院判决有利于您,雇主应按判决执行,否则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等。请注意,具体操作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
结语
合理维权,保障劳动者权益。劳动者遇到工资不合理问题,可通过投诉、仲裁和诉讼等途径寻求解决。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可先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若劳动者无法领取工资,可由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在处理劳动纠纷时,应收集证据,与雇主沟通并提出书面要求。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请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